
一、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现状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中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人们常常把中考、高考要考的科目被称为“主科”,而把其它科目称为“副科”,英语毫不例外地被列为“主科”而受到极大的关注与重视。英语学习出现了“超时、超纲、超量”等现象,客观原因有很多,然而究其“内因”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才是关键。尽管在教师和家长联手的高压和全方位帮助下,孩子依赖“外动力”虽然也能得到高分,但危害终生的厌学情绪也会随之而来,只是往往被表面的好成绩所掩盖。英语学习被视为一种短期投资,学生被迫参加各类英语辅导班及自己并无兴趣的“兴趣班”,学生厌学现象严重。一项对北京市中学生厌学状况的抽样调查表明,约有1/4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
厌学已成为中学生的慢性杀手。然而,学习英语并非所谓的短期投资——就像发射火箭,作为发射动力之一的学习兴趣能够影响到最终的高度。英语学习要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要始终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走向社会、面对终生的生活,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顽强的意志力、丰富的情感、实事求是的学风等因素将会比英语知识本身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不协调
金志明曾把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比作空气对于人的价值。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师生关系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然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的英语学习现状仍然普遍存在,这种单向的英语知识学习势必使师生关系长期处于不协调的状态,教师越教越适得其反,越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越来越不爱学习。
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教育信念是导致不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人才观、评价观、学生观等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左右着教师个人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影响着教师在此方面的举止和行为。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教育信念会导致教师的“教”完全控制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必须服从教师的“教”.师生间的权利与义务出现紊乱,表面上教师为学生包办代办,实质上却未把学生视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学生的权力未得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师生间情感联系也出现障碍,厚此薄彼,互不信任,关系冷漠,缺乏交流等现象不在少数,尤其是学习上的困难生、差生与教师间的心灵沟通更是难以真正实现。师生之间无法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或是即便建立了一定的情感联系,也缺乏师生间个性的全面交流和沟通,缺乏互相关心的那份和谐与温馨,不仅让人难以体会到师生之间那种令人珍视的真情厚意,而且使学习黯然失色,失去了重要的动力源泉,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初中学生是被动地由老师教会,而不是自己主动地学会,更不必讲饶有兴趣地去学了。相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信念,会指导教师在各项学习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进而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信念,积极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真正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师生共同真诚、友好、宽容、负责地创造出和谐而温馨的心灵家园。
(二)对英语学习存在片面认识
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学、考证、工作等与经济价值相关联的功利性目的,他们特别看重学好英语会多大程度地为自己带来最多的经济利益,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多大程度得到物质上的回报。在倡导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经济利益的社会现状面前,学习英语的价值偏离了学习价值的整个体系,偏向以金钱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经济价值,学习的精神价值日益缺失。然而,对学生个人而言,学习并非意味着机械地记住书本上的知识,获得好的卷面成绩或证书,它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我超越、自我成功的乐趣,体验到学习所产生的内在幸福与快乐,在发现、领会学习的精神价值中热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追求及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三)教学中过于强调分数
陶行知曾讽刺旧学校的考试是“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着是会考。会考过了接就是升学考”,可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种情景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中学生学习是:课+课堂作业+课外资料+家教+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几十套模拟卷备战中考,其目的是高分上重点学校”,尽管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最终评定学生的一项重标准却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论成败的应试教育令人担忧”,分数作唯一的评价准绳,容易使学生过度重视分数,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 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展开英语学习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巩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中学生喜爱某一门课或某一老师,便会引发兴趣,自觉学习,进而产生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也证实学生产生的积极情感会增强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重视师生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因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信念,用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感染学生,促成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巩固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何进行本科生论文知网查重?1.首先,要开通知网账号并购买查重服务权限。2.将写好的论文上传到知网论文查重系统中,系统将自动对论文进行初步检测。3.等待系统检测完毕后,查看检测报告,对于与其他文献存在雷同的地方进行修改。4.反复修改直至论文查重合格。本科生论文查重率多少才算合格?论文查重率应该低于15%才算合格。但是,不同学院和不同学科对查重率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有的要求低于10%或者低于5%。如...
学位论文可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位论文通常包含大量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因此可能无法全部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考虑将学位论文的精华部分进行简化和压缩,以适应学术期刊的字数限制。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在内容、主体和时间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内容:学术论文通常针对某个选题展开研究,而学位论文除了包括这些内容以外还有与选题相关的其他研究内容。主体:学术论文的作者通常是科学研...
课题结题论文是否必须为三大网论文?这是一个常被提及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课题结题论文都必须发表在三大网——知网、万方、维普上的期刊。虽然申报研究课题时,大都需要发表结题论文,并且在选择发表的期刊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要求,其中有可能包括被三大网收录的条件,但这并非绝对。那么,什么是三大网论文呢?简而言之,它指的是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这些论文需要被知网、万方、维普中的一个或多个收录...
背景胰腺癌5年生存率...
在学术研究的漫长旅程中,SCI论文的致谢部分往往被视为形式化的尾声,却鲜少有人意识到,这方寸之地实则是凝聚学术智慧与人文温度的隐形舞台。它不仅是礼仪性的感谢,更是研究者对协作网络、资源支持与精神指引的深度梳理,甚至暗藏提升论文传播力的"小心机"。导师角色:从科研舵手到人生向导导师的贡献远不止于署名时的排序。在项目设计阶段,他们如同建筑设计师,将模糊的研究构想转化为可落地的蓝图。您提到的"宝贵指导和...
一、《生物制药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实操方面都显得很被动。学生在开始了解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时显得比较活跃,教学中通过举例说明生物制药技术在医药业的运用,特别是阐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疫苗、发酵工程技术生产溶栓药品等生物制品时,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但是在后续的理论讲解包括实践操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参与度不高,呈现出应付了事的态度。 2.没能充分发挥...
评职称是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和提升职业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对于第一次评职称的新手来说,可能对参与职称评定的流程和所需材料了解较少,因此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操作,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等。本文就将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评职称的途径,以及评职称申报需要准备的材料问题。一、职称评审需要准备的材料参加职称评审需要准备很多材料,包括自己的工作业绩材料、学术成果材料、继续教育材料以及其他的证明材料等。其中,...
在职业发展的阶梯上,职称评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尽管当前“唯论文”的评审观念正在逐渐破除,多元评价模式在各省市陆续落地,计算机水平、外语能力以及学术论文都不再被作为职称评审的硬性门槛,然而,优质学术论文依旧在职称评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评委们重要的加分考量。那么,要想在职称评审中凭借论文脱颖而出,我们需要满足哪些刚性要求呢?首当其冲的是论文的选题。这一步至关重要,犹如航海家选定航向。我...
职称评审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专著代替核心刊物发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系统性与稳定性:与核心期刊相比,专著的内容更为系统稳定。核心期刊目录存在换届的情况,如北核目录是3年换届,南核是2年换届,这增加了发表文章的不确定性。而专著一旦通过CIP备案,即可在国家新闻总署官网上随时查询,不受换届影响。发表难度与版面限制:核心期刊对论文的要求较高,且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激烈,容易被筛选掉。相比之下,专著的发表...
在探讨教育论文的核心观点及其价值表述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教育论文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更是对教育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逻辑,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教育论文的核心观点是其灵魂所在,它体现了研究者对于所研究问题的独特见解和深刻认识。一个鲜明、有力的核心观点,能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激发学术讨论的热情,甚至推动教育领域的进...
影响因子:0.48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1.900
影响因子:6.057
影响因子:1.702
影响因子:1.150
影响因子: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