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幼儿教育之现状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欧美的色彩并影响至今,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袭欧美,这些幼儿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对人的智力或智能的培训,但这个特点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因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要拥有智力之外,还要有很多非智力的东西(比如情感),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会出现人格的分裂或人的异化。这些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运行至今,已经逐渐显现出危机:(1)关于智慧和知识的关系处理。幼儿教育应包含知识和发展智慧两个方面,君子不器,这是孔子说的,所以,幼儿教育应主要侧重于智慧的养成而不应过早地涉及知识或素质的培养。但在各地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知识代替智力的现象,各类名目繁多的幼儿教育培训多如牛毛而我们的家长们也对此兴致极大,这个现状便是时下我国幼教的明证;(2)德育工作过于概念化和形式化。我国关于人才的定义是“又红又专”,而实践中,我们对品德教育的效果关心不够,以致不少幼儿缺乏做人的基本要素——爱心。同时,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是先从教育幼儿如何做人开始,而是授予一些空洞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概念,幼儿品德教育,无疑成了空中楼阁;(3)父母既过分宠爱又过多管制。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人在幼儿阶段必然有很多必过的坎坷和困难,一如唐僧西天取经必经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但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其结果便可能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同时,有很多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甚至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其结果便可能是: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
二、幼儿教育误区之根源
造成幼儿教育如此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明白,社会生活正是因为个体的多元性而显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别是幼儿教育理念是属于人文学科范畴而不是自然科学范畴,它必须包涵和丰富人的个性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作为人文科学范畴的幼儿教育理论,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与主体无关,主体也不是与客体分离,而且,往往正是主体对客体的参与才使得其对象能被认识,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论是国家、社会、或是个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问题是使人成材不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群的社会人。如果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使人成材,并且让这种思想成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话,那么在实践中会演变出这样一个事实: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而不管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其后果是,每个学生在教育体制中完成教育后,或许会拥有各种技能,但很难有健全的人格。
但问题是,包括很多教师在内的流行观念认为,名和利就代表着成功,所谓“成功人士”就是赚了钱,出了名的人,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学生的分数越高,老师就越认为他是好学生。这种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不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是追求学生成绩。
自从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以其精确性而风靡全球。不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进路。但对幼儿教育理论带来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割裂。
三、幼儿教育观之重建
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幼儿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为本”并以此要求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以人的成长为教育价值取向,让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获得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以培养他的幸福感并由此让他幸福的生活着。不管教育有何种功用和贡献,有一个很世俗的事实是: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所谓人才是先成人后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拥有超强的技艺,也同样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条件,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责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正常的智力水平等,这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对从事何种工作的人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后者只有在前者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并延续前者。所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或价值取向是人的成长而长成,通过教育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的精髓不是要学生学很多东西,而是要让他们头脑中获得完全正确的和清楚的观念。知识是绝对的,社会是不停变迁的,人是能动的,通过教育让学生具备了正确和清楚的观念,他就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加以完善,使他成为他自己。卢梭关于幼儿教育是社会人的教育理念是具有优越性并值得人们采纳吸收的。
护理类论文发表选择期刊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期刊的级别和影响因子:不同级别的期刊,如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等,其学术影响力和要求各不相同。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往往对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期刊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来选择合适的期刊。2、熟悉期刊的发表周期和审稿时间:不同期刊的发表周期和审稿时间各不相同。如果希望论文能够尽快发表,可以选择审稿时间短、发表...
CSCD期刊,即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来源期刊,是国内自然科学领域质量最高的期刊之一,因此发表难度相对较高。CSCD期刊收录的文章方向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等领域,这些领域内的优秀期刊和文章都有可能被CSCD收录。由于CSCD期刊的学术地位和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发表在这些期刊上...
职称论文发表和其他的论文在形式或者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握好职称论文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增加论文的过稿率,另一方面在无形中会很大程度的提高文章的质量,在最终评审的时候可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1:职称论文首先应当具有独创性。 要在论题涉及的范围内,言他人所未言,提他人所来提。要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要有独特的、合乎客观实际的看法。只是重复、模仿别人的意见,称不上学术论文。如在...
SCI四区和EI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认可度等方面。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六个主要区别:研究领域:SCI四区主要收录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如医学、数学、工程、物理、农林科学等。而EI则主要收录工程领域的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更偏重于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认可度:在一些单位或领域中,SCI四区和EI期刊的认可度相当,都算是B类刊物。然而,SCI四区的认可度通常要高于EI会议(...
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好奇心:以一个与财经主题相关且能引起读者兴趣的问题开始。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述现实意义:说明研究主题在当前财经领域的重要价值。点明紧迫性:强调如果不解决研究问题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讲述有趣的背景故事或案例引入历史事件:通过讲述财经领域的历史故事来铺垫。使用典型案例:列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财经案例。展示研究的创新性或独特视角突出创新点:明确指出论文研究方法、角度或结论的创新...
在医学论文中,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可以帮助你避免研究数据失真:一、数据来源描述数据来源:在论文中明确说明数据的来源,如临床试验、公共卫生数据库、电子病历等。注明收集时间:说明数据收集的具体时间范围,以便读者了解数据的时效性。二、收集数据描述样本选择:详细阐述样本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样本的代表性。说明收集方法:详细描述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调查问卷...
当期刊遭遇停刊,已发表的论文该如何处理?有作者曾遭遇过这样的困境:“论文明明已经出版,但期刊却中途停刊,文章也未能上网,最终无法用于评职称。”对于初次接触此类情况的作者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而且并非所有已发表的论文都会因此失效,具体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期刊停刊后已发表的论文是否仍然有效,以及是否还能用于评职称。期刊停刊后,已发表的论文是否还能用于...
撰写论文,对于每一位投身学术领域的研究者而言,本就是一场充满挑战与艰辛的征程。从最初灵感的闪现,到无数个日夜的数据收集、分析,再到反复斟酌的撰写与修改,每一步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然而,发表之路更是荆棘密布、难上加难,仿佛是在迷雾中摸索前行,充满了未知与变数。许多时候,当你满心期待地将精心打磨的论文投递出去,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好消息,却最终收到了论文被拒的通知。那一刻,心中的失落与困惑如潮水般涌...
在学术研究的浩瀚星空中,SCI论文的发表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闪耀着研究者的智慧光芒,更是衡量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尺。然而,这一过程并非坦途,其难度不仅源于激烈的竞争环境,更在于期刊的严苛筛选标准。以下是对医生在SCI论文发表过程中需面对的关键因素及技巧的深入解析,旨在为广大医学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启示。一、SCI论文发表: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SCI论文的发表,不仅是晋升职称、争取荣誉、申请科研基金的硬...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日常出行到工作学习,从医疗健康到娱乐休闲,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以交通为例,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方式,还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再如医疗领域...
影响因子:1.270
影响因子:1.580
影响因子:5.527
影响因子:5.589
影响因子:3.362
影响因子:1.91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