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地基、铺好路,科技部的任务就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正在接受共和国部长访谈的科技部部长万钢面带微笑,随手端起身边的咖啡。
“这种支撑和引领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科技无处不在。比如这杯咖啡,是海南产的咖啡豆经过科学研究、测试,最终烧制出来的具有蓝山风味的咖啡,就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
“走出危机,需要依靠科技引领”
“纵观人类历史,每次经济危机都促进了科技革命,每次人们走出经济危机,都是依靠科技引领。”万钢说,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科技的作用得到了检验,值得总结,更值得期待。
2008年,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极大的抗风险性。我国西部和中部,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在19%至20%,在外向度较高、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仍然以超过10%速度逆市发展。
“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转型。美国提出以新能源作为新增长点,英国提出应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各国都意识到,经济转型的供给来源于科学技术,来源于科技的突破。”万钢表示,对于我国而言,要从容面对经济危机,走出低谷,需要在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领域和先进制造领域重点做好科技支撑,争取突破。
万钢说:“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既能保障能源安全和大气清洁,又可以促进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当前形势来看,世界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竞争日益激烈,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导致国际汽车产业格局的剧烈调整。
万钢说,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战略的转型,是争取在新一轮国际汽车产业调整和变革中抢占先机,保持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汽车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一个重要的机遇。
“百姓身边的科技,是衣食住行”
科技服务经济,科技同样惠及民生。
万钢在向爱弹钢琴的女儿解释科技到底能为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时,他这样说:“学钢琴需要使用节奏器,原始的节奏器功能单一,只能起到合拍的效果;而现在的微电脑控制节拍器具有录音、调音等功能,更有助于学习和使用。”
“这都是科技带来的。百姓身边的科技,是衣食住行。”以“食”为例,中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25%左右的人口,同时还能给其他国家以支持,没有科技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万钢清晰地记得1969年他当生产队长时,乡间流传的目标口号是亩产粮食600斤“过黄河”,亩产粮食800斤“跨长江”。而通过袁隆平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通过多年来科技助推粮食增产项目的实施,2008年,他在河南看到,玉米亩产1035公斤、小麦600公斤。
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科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卫星遥感、无人驾驶飞机、北斗导航定位、网络通信等一批先进技术手段,在灾区道路不通、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为及时了解灾情,果断决策,有效救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当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楚地看到卫星传回的图像,显示何处房屋倒塌严重、哪段道路被阻、救援人员已经行进到哪里,我想,科技使这两句话真正得以实现。”
“科学精神激励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才”
“1964年10月16日,我正在理发馆剪头发,听到单管收音机中传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当时我对原子弹还没有深入认识,只知道不得了,有了原子弹就没人敢欺负我们国家了。”万钢深情地回忆当时的情景,“对科学的憧憬和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的朦胧理想,正是从那时树立了起来。”
从“两弹一星”成功带来的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到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人才培养、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视,再到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理念的深入人心,万钢认为,科学精神激励和造就了一代代人才。
上世纪50年代,“向科学进军”的口号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的积极性;1978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95年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推动了人才培养;2006年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和“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目标的确立点燃和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
“科技离不开‘以人为本’四个字。科技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围绕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科技人才、包括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
“老一代科学家留下了默默奉献的精神,留下了勇于牺牲的勇气,留下了把知识和命运结合在一起的文化。”万钢说,多年所积累的精神财富和人才资源正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在。
“若干年后,有人谈起当年的科技部部长万钢,我希望大家说,他为努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铺好路,为未来培养和造就人才作出了一点贡献。”万钢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始终带着谦和亲切的微笑。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在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改进。其中,设备材料质量、室内线路敷设、防雷接地工作等都是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的重点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电气供配电构成系统的相关概念,然后指出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中需注意的重点,最后就这些重点针对地提出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筑电气供配电构成系统 1.1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
摘要:在建筑工程当中,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差,主要是由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因素,使得建筑施工管理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对危机管理对策加以运用,使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对建筑施工进行更有效地控制和监督,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筑...
国新办今天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研究推出新的海关支持举措,精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去年,海关总署先后出台了23项稳外贸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了1300多项具体举措,涉及口岸保通保畅、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普惠性措施,还有创新大宗商品“先放后检”监管模式,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开通农食产品“绿色通道”等满足不同类...
被时间追赶的生命当罕见病患者的生存希望与药物审批流程的齿轮相撞时,时间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以“天”为单位的生命倒计时。以Barth综合征为例,这类危及生命的罕见病药物因审批延迟,导致患者被迫在“无药可用”与“临床试验风险”之间挣扎。更普遍的是,全球范围内,药物短缺现象在2022年至2024年间翻倍,仅英国NHS在2024年2月便收到101份药品供应中断通知,涵盖抗生素、糖尿病药物等基础治疗领域。...
如今社会发展很快。人们对于电子产品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手机。很多年轻人长期采取不当姿势看手机,结果深受颈椎病困扰。面对这个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病症,及时止痛很有必要。来看看,颈椎病用什么药止痛?颈椎病用什么药止痛?颈椎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的抗炎镇痛药,如英太青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能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
1、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2、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
现今,伴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深基坑工程逐年增多。当前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范围很广,在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室、地铁站等,都会涉及深基坑的问题。伴随深基坑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为了更好的控制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依据现场条件、地质状况等,选取合适的基坑支护措施,进而有效的确保施工人员、周边建筑物的生命、财产安全[1]。 1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现实意义 在超高层...
Bio4t2 宣布开展评估试验,不进行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反复接种靶向实体瘤的 CAR-T圣迭戈和上海2023年10月17日 /美通社/-- Bio4t2® 已获监管部门批准,为患者反复注射经设计表达嵌合抗原受体 (CAR)的 T细胞,靶向 BT-001(一种用 PrismCore™ 平台鉴定的实体...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深化,卫健委针对基层医生、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推出专项政策,通过职称晋升与聘用机制的优化,构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生态。以下从三大群体的政策倾斜方向展开分析。一、基层医生:扎根一线的“破格通道”针对长期服务基层的医生群体,政策首次提出**“服务年限与职称挂钩”**的激励机制。在同等条件下,服务期间表现突出的基层医生可优先评聘副高级职称,这一政策尤其适用于在偏远...
4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首本定位于主管部门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白皮书——《2023数字住建厅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重磅首发。白皮书由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服务中心、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