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相继举办。在两个重量级论坛上,中国均释放了持续扩大市场开放、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积极信号。日前,由商务部举办的“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拉开序幕,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贯穿全年的投资促进活动,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开放举措进一步坚定了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的信心。不少外资企业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巨大消费市场活力以及转型升级中的机遇,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在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中获得更大发展。其中,一些企业正在酝酿或已经启动了在华扩大投资的计划。
统筹各方资源 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
签署74个外资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905亿元……3月底的“投资中国年”广东专场推介活动硕果累累。巴斯夫、埃克森美孚、松下、汇丰集团等近百家跨国企业齐聚。“投资中国,既是投资现在,更是投资未来。”这是在推介活动现场记者听到的最多的声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日前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介绍,“投资中国年”活动时间贯穿全年,活动范围覆盖东、中、西部。商务部将统筹各方资源,推动招商引资常态化、系列化、多元化,核心是搭建平台、畅通渠道、精准对接,充分展示全国及各地方投资机遇,擦亮“投资中国”的金字招牌。
更多长期开放举措还将出台。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随后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多个部门做出安排,包括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进口,同各国各方共享市场机遇等系列利好持续释放。
地方层面也积极部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例如,广东推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落地生效,统筹安排外资专项奖励资金;海南提出将充分释放RCEP与海南自贸港政策叠加效应,先行先试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努力打造外资首选地;上海市常务会议已经原则同意《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并提出把引进核心功能产业和链主企业作为引外资的主攻方向。
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看来,各方联动从扩准入、优政策、强服务等方面共同推进,将形成联动效应,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坚定在华发展信心 外企加大中国市场布局
中国的开放举措进一步坚定了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外资企业正在酝酿或已经启动了在华扩大投资的计划。
全球化工龙头巴斯夫集团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凯礼表示,当前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在广东湛江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总投资到2030年将达到100亿欧元,这是巴斯夫史上最大的投资。过去数十年,巴斯夫在华累计投资额超过130亿欧元,拥有数十个生产基地,“我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还将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今年1月,埃克森美孚签约联合研究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开展碳捕集和封存项目;2月,在北美总部以外首个配备中试装置、全球第五个研发中心在惠州动工。“我们积极参与中国的高质量创新制造,利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可持续性的高性能产品,来满足中国及周边客户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惠州项目董事长李兴军说。
看好在华发展前景,不少外企在华的业务从单一到多元,合作链条越来越长。现代汽车集团进军中国市场21年,投资涉及汽车、钢铁、物流、建设、金融、IT、文化等多领域。今年,集团位于广州的首家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将竣工投产。
还有一些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考察中国市场。记者注意到,3月底,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了十余名跨国公司“掌门”,包括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施奈德、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等。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吸引了苹果、壳牌、辉瑞、罗氏、博世等多达68家全球知名跨国公司领袖。
业内人士认为,这表现出外资企业布局中国的热情。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1.2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84.4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表现亮眼。
合作创造共赢 中国市场引力持续释放
“外商加码投资中国的案例背后,是中国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努力,是中国大市场持续释放的吸引力,也是合作创造共赢的生动写照。”聂平香说。
在聂平香看来,现阶段,我国稳外资的核心和基础还是国内庞大的市场,随着消费扩容升级以及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战略的推进,将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创新合作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平稳健康发展,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宝贵的发展机遇。“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很多外资企业告诉我们中国这个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也在该年会上表示,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开放的市场,更是一个共享的市场。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说,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依然非常富有吸引力,绝大多数会员企业在中国有长期规划,并将其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部分。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为世界经济和贸易投资注入强大的动能。
混凝土作为在土木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材料,其结构施工成为了土木工程建筑的关键。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土工工程建筑的质量,所以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在当前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在本文中,对此做一一阐述。 1关于混凝土和土木工程 1.1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型材料,它是用胶凝材料将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一些收集好的材料进行胶合。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诺和诺德(上海)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和诺德上海”)与上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控股”)举行战略合作签约。 上药控股将通过创新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为诺和诺德上海提供智能化现代物流仓库,并以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药品物流管理和作业,进一步满足诺和诺德上海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助力诺和诺德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上海市药监局...
全球约6400万人罹患心力衰竭(HF),且65岁以上成年人的患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也较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多种危险因素可增加HF患病率,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高危人群罹患HF的风险。 关于HF的危险因素、分期等,您了解多少?赶紧来测一下吧!1.关于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7项核心生活方式改变对HF风险的影响,下面哪种说法最为准确?A.只有冠心病患者才能从中获益B.遵循4项及...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ASIA)将于12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举行。ESMOASIA是亚太地区讨论肿瘤学领域最新研究数据和前沿临床进展的领先平台。医脉通团队将再赴新加坡,第一时间报道学术前沿,带您领略肿瘤诊疗的“攻守之道”。 大会亮点 ESMOASIA年会重点关注亚太区域特性,大会披露的众多研究多是针对亚太地区人群,包括多项全球重磅研究的亚洲亚组结果分析。届...
在医疗卫生领域,高级职称评审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体现了个人专业能力与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长期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专业人员的一种激励。然而,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并非易事,它要求申报者满足一系列严格条件,并遵循一套严谨的程序。以下是关于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流程的详细介绍。申报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包括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以本科毕业生为例,需要在医疗卫生岗位上工作满一定年限。此...
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简介随着地下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和利用。所谓基坑工程,就是为了保护基坑的开挖、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不被或少被破坏而采取的支档措施,此外,它还包含了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机械的利用以及降水防水等方面的,所有的这些,共同组成了建筑工程地下基坑支护的全部内容。随着地下建筑工程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开挖土方的面积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支护施工的难度也相应的...
1、建筑水暖管道工程特点建筑的采暖和排水工程在建筑水暖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对整体建筑工程的影响不如其他部分明显,但其出现问题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长时间使用才能察觉其影响。因此,采暖管道卡架安装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2、水暖管道的安装2.1管道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热水应使用红色铝塑管,冷水则使用白色铝塑管。各管路间距应控制在合...
在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年轻医生的职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临床技能上,更在于能否通过创新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年轻医生职场晋升的加速器。尤其在心脑血管等专科领域,临床痛点的技术突破往往能直接推动诊疗水平提升,同时为医生个人职业发展带来显著优势。心血管内科的专利机遇:从信息孤岛到精准管理心血管疾病诊疗中,数据分散、手工录入效率低、影像诊断差异大等问题长期困扰临床工作。住院...
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项目工程建设的热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如何抓住成本控制的重点环节,加强各阶段的成本管理,需要进一步探讨。找到更高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有效管控成本。本文总结了几个地产项目工程建设成本控制重点及方法。一、优化设计方案和工程预算工作在进行地产项目工程建设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应从设计方案入手,提高其方案设计的性价比。根据地产项目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万丈高楼平地起,即便在月球上建房子,一样需要一块块砖垒起来。月球上的第一块砖如何制备出来?4月8日,国内百名专家学者汇聚在华中科技大学,开了首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长江日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专家预测,2028年前后“中国超级泥瓦匠”将登月采用原位建造方式制备第一块月球砖,成为搭建月面基地建筑材料。 “建什么、用什么建、怎么建?”上午8时30分,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院士、中国载...
影响因子:0.417
影响因子:2.6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0
影响因子:0.536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0.360
影响因子: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