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而孝却是五千年文明的精神核心和根源,若中华文明没有孝,那称不上文明。中国孝文化之根本就是子女那自然流露出的由衷的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是所有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保证,是为人德之根本,“百善孝为先”这是一句流传了千年的做人标语。但是,在当今这个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里,孝道早已被人忘之脑后,人们为了金钱利益和权欲而麻木不仁,我们大学生是民族之希望,国家之栋梁,我们应该将这种绵延了几千年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推己及人,让人人行孝之道,让每个人学会感动,学会例行孝道,学会孝道重生。
泱泱华夏,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精神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若是缺少了孝,那么就称不得中国文化,更称不得中国文明。所以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也说,如果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也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更是整个世界,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进步的原动力,为了让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国人的孝文化走进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教育活动,对中国孝道进行探究和思考。
一、何为孝,中国“孝”的真正涵义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人类由此在地球上繁衍开来,于是孝道便产生了。【中国的孝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意义是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在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解释为“孝”的篆体,因为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孝的涵义: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孝经》中载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用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围炉夜话》中:“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孝乃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引用)
二、为什么要行孝道,为什么在大学生中开展孝文化教育
孝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中华民族绵延的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前的万圣之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于所有人民的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意思是说,仁是众德之根源,而孝又是众德之根本。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间万事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而人的行为中没有比行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人之子女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精神品质,不孝之人罪大恶极,人人得而唾之,无论是天子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要行孝道,孝无国界,无种族,无等级之分,人人得而行之。
《诗经 ·蓼莪》中说“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成人,在把我们送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那是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子女的成长成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无微不至的疼爱自己的子女,为了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为人之子女,我们必须懂得孝道,必须学会感恩,回报我们的父母。
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大学》中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孝道是我们每一个人修身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学会了如何行孝,才能齐家,只有拥有孝心才能治国,接而才能平定天下。
1、行孝于父母
(1)珍爱自己。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为人子女,我们没有权利去糟蹋自己的身体,没有权利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唯有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把有限的生命作出无限的贡献,取得无限的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和荣耀,这才是孝的最终归宿。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虽身在他乡,不能侍奉父母于左右,但是我们照顾好自己也是在行孝道,珍爱自己,在学校好好的学习知识,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善待关心父母。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告诉我们,如果为人子女仅仅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孝敬父母不仅要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并不仅仅供其吃穿,父母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作为真的孝子,我们必须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我们怀着梦想与父母的希望外出求学,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不要因为学习忙就忘记孝,要经常发发短信慰问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真正所需要的是他们那远方的子女最切实的精神上的关爱。
(3)为父母解忧。 《诗经 ·蓼莪》中说“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又该那什么回报我们的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我们已经是大学生,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帮父母解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的父母的那颗心永远为我们牵挂,所以我们要谨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要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牵挂操劳。爱子心无价,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无论我们在学校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我们带给父母的只能是快乐和幸福,因为那些苦和委屈只会让父母更加痛苦,更加难过。
(4)跨越代沟,了解帮助父母。 近些年来,“代沟”一词常用来形容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为人子女应该越过这些所谓的“代沟”,走进父母的内心深处,去感知父母,去想父母之所想。“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知道自己父母生辰是最起码的,而我们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但是更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不但要了解父母,我们更要帮助我们的父母,我们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行孝于天下
《大学》中说:“爱人者,人必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孔子也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人倘若真的爱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也会爱天下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反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他还能爱谁?何以平天下?我们唯有怀抱一颗博爱之心,去爱天下人,行孝道于天下,才能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们要不独人之亲为亲,博爱天下,然后用我们的博爱和孝道去感召身边的所有人,让每个人心中充满爱和孝,让我们的大学充满爱和孝。一家仁,一国兴仁,我们相信,一人行孝,满国行孝,世界行孝。
四、“百善孝为先”思想给我们的反思和启示
1.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已经在我们中国绵延了几千年,它集天地之正气和精华于一身,让我们所有的生灵感到幸福快乐。当今社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在金钱和权欲的种种诱惑下,人们利欲熏心,人们之间的关系逐渐金钱化利益化,人们的那颗心已经麻木,已经不懂得感恩和行孝。我们中国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都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威胁,明天的老人可能拥有万千财富,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是寂寞的,因为他们缺少了子女的爱。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推己及人,感召身边所有人。
2.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就是染料。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古时候,家长在孩子幼年就让他们学习《孝经》,学会例行孝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学校,我们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染什么颜色。我们必须想到这些,因为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孝敬自己,所以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3.倡导教育革新,将孝道贯穿于每一个学习阶段
在封建社会中,《孝经》是每位读书人所必读的书,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需的第一步。然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我们的读书人有多少人知道《孝经》,有多少人看过《孝经》,又有多少人能够背诵《孝经》。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不能遗忘,我们必须例行教育革新,将中华孝文化贯穿于每个学习阶段,不但启蒙学要学,我们大学生也要学,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科技知识,还要学中国孝文化。
4.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
如果我们众人例行孝道,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都将会行孝道,那么我们的世界就真的和谐了。所以我们应该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知识,对那些不孝之人进行曝光、谴责和鞭挞,让孝文化走进千万寻常百姓家,让全世界都流淌着孝的气息,让所有有生命的生灵都学会例行孝到,让他们收获慰藉,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怎样,我们要的是倾毕生精力回报我们的父母,因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要率先垂范,例行孝道,学习中国孝文化,做一个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孝道的文化天空,践行孝道,将孝道发扬光大。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去孝敬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我们的父母,饮水思源,我们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尽一个为人子女应做的事情,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 K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字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字典(第5版)[ K ].陕西: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4]禾火.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注音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9.
[5]王永彬.围炉夜话[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6]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7]孔子.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8]李一冉.大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1.
[9]任义.关于孔子孝道思想初探[J] .易起论文网,2010.25.
[10]杨丽珍,杜学元,于秀玲.关于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J] .论文天下论文网,2009.1227
[11]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9
平遥漆器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是中国民间工艺品中的四大名漆器之一。平遥漆器外观古朴雅致,器物造型简单实用、纹饰浓郁艳丽、漆面光洁如镜、手感细腻润泽;制作工艺繁琐复杂;一度濒危又重获新生。 关键词:漆器;平遥漆器;披麻挂灰;出光;绘制 所谓漆器,就是指用漆髹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漆器所用的漆是天然大漆,大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
文章指出:在当代,我们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认清社会主义的特征,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人类历史上以往一切社会形态都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曾经说过:“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长出来的。”因此,社会主义要比资本...
由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50多年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使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突出双赢;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关系,破除惟我中心论;能够促进国家关系的持续发展。 2O世纪5O年代,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已经...
年鉴学派作为20世纪著名史学流派,把史学研究的新观念引入历史研究领域,构成了年鉴学派史学范式的本质特征—总体史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年鉴学派在历史研究中所倡导的问题史学和由古至今、由今知古的治史方法,可以为党史研究提供更广泛和更科学的依据,促进党史研究在角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拓展与提高。 年鉴学派是20世纪国际史学界最著名史学流派之一,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
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就是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社会。目前,我国社会运行中还存在各种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国构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两种制度国家关系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体系。它既包括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关系,又包括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有联系,也有区别。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虽然是对立的,但也有统一的一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随着两种制度的发展和变革,这种统一关系则越来越明显。这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社会主义因素在增多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能否产生社会主义因素,一...
解释学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解释学意识正在广泛地渗透到各冬文学科的研究中,将解释学方法运用于新闻文本的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创造性的启示和发现。从解释学视角考察新闻文本的特征,其鲜明的“作者消隐”特征和“受众指向”为读者独立的、多元的解读文本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但是透过受众多元解读的表象,新闻文本的实质却是一种传播者本位的活动,受众本位没有实现...
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社区服务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立足理论、现实与西部开发的机遇,西部城市社区服务不能没有公益性,但从实际出发、从长远考虑社区服务应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五大方面,社区服务在其中居于基础地位。这是因为社区服务发挥了基层社会保障的作用,解决的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社区服...
随着城市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不动产房屋的流通越来越快捷和普遍,在地产转移的过程中,不免会有地产是否受制于某个先前约定的问题出现。但是在我国的财产权益立法中,尚未勘定的《物权法(草案)》也只是在地役权方面作出了推动,对于个人之间完全凭喜好和兴趣在不动产之间签订协议的效力流转问题还未有顾及。本着法学理念应先进于时代的信念,我国立法应借鉴美国财产法中已趋成熟的“约定随土地转移制度”...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个性化服务措施及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其目的在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及社会地位。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都要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其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社会经济日益信息化,知识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首要推动力,信息技...
影响因子:1.683
影响因子:4.519
影响因子:3.189
影响因子:2.121
影响因子:2.723
影响因子:5.60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