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理解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一、语文实践活动应该突出“五性”
1.突出趣味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是萌发创造思维的最佳动力。要使学生从单调的听说读写中走出来,就要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拨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突出实践性。“实践出真知”,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自主选择,探究体验,这样,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主动地学,会有事半功倍之奇效。
3.突出综合性。首先,语文课堂教学是有局限性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拓展和延伸,这就要求课内外联系;其次,语文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学科间融合,努力淡化学科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4.突出创造性。人类与生俱来就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也具有本能的想象力。在实践活动中,要针对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大力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想象范围,解放思维空间的束缚,激活创造思维
5.突出语文性。虽然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各种各样,它包括自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科学、数学、思想品德等多个学科。但它首先姓“语”,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语文实践活动。要“五环”并举
1.转变课型,课内实践。
(1)因材制宜,“画”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把画笔引入课堂,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索语文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宿新寺徐公店》时,我让学生勾画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景物,出现了稀疏的篱笆、茂密的树叶、奔跑的儿童和金黄的油菜花,学生如临其境,何必再要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呢?
(2)生动活泼,“说”语文。说,即口语表达,这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把教师烦琐的讲解,变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说”语文。例如,学习散文《五彩池》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为别人做小导游,介绍五彩池的美景。
(3)注重实效,“演”语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表演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语言、表情、体态,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的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例如,《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形象鲜明,故事性强,我就采用了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揭示寓意。
2.学科融合,渗透实践。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行家里手,是出色的导演,其实并不为过。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让教学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感受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读一读、演一演、唱一唱、讲一讲等多种形式,将音乐、美术、科学、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涉及到的知识带入语文教学中。例如,将习作课与科学科的实验课、美术课的手工制作联体,学生多了亲身感受和体验,就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走向自然,课外实践。语文作为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着广泛的学习、实践空间。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促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走向自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内容的确立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例如,春天来了,小河解冻了,小草返青、柳枝发芽时,不妨带着学生走向自然,开展“找春天”的活动。学生在课外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4.走向社会,综合实践。“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发现学习”等有益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的教改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切实把书本知识与活生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相联系,使之更好地关注社会、适应社会。例如,我在上学期相继让学生参加了八次社会实践,分别是:城市“牛皮癣”的来历、是谁污染了西沙河、网吧调查纪实、小门外的小摊卫生吗、城市公共设施使用调查、身边的交警、畅游家乡山水、错别字医生等。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升。
5.评价改革,确保实践。语文课程的评价,绝不能再仅用一张试卷考查学生,而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应该把实践活动纳人评价的范围。在评价的形式上,我们可以采取不定期调研和集中问卷、抽测和检测、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考试的命题上,尽量增加一些开放性、灵活性、实践性强的题目,如诗配画、名言集锦、成语接龙等题型,题型要使学生思维空间大,并且答案不惟一,有利于学生的发挥和拓展。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考试评价的改革,为语文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目的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育中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上实施情感策略,氛围策略,方法策略,知识策略。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学教育...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普通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深刻反思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缺陷,总结出了问题探究、情境陶冶、自主学习三种武术教学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博弈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神内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美国学者杰夫里&midd...
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现状,并且探讨了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讨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自主学习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特别是维果茨基的理论,并融合了后结构主义、解释学、批判理论等哲学思潮以及心...
在评价辽宁省多年河道整治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总结了辽宁省河道防洪工程建设从以单一防洪的目标向多目标建设思路的转变.达到河流治理模式与河流系统的整体格局相协调,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建设人水和谐的理念,并概括总结了辽宁省河道治理的几种模式.希望对以后的河道治理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之一,洪涝灾害频发,特别是最近一次发生在2005年的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5.63亿元。因此,解...
教师教育政策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航标,反思新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段,教师教育政策总是或强或弱或显性或隐性地左右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与走向。本文回顾历史,分析问题,以期对未来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前瞻性的思考。 教师教育政策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航标,脱离教师教育政策的教师教育实践是盲目的,脱离教师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政策是空洞的、主观的。回顾新中国教...
文章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及程序方面论述了工程内业资料的重要性。公路工程资料是反映工程实体最终成果的重要性文件,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施工,竣、交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人把在室外完成的工程称为“外业”,而把室内完成的工作称为“内业”。内业资料常被人误认为是内部资料工作,其实它和工程的“外业&rdquo...
文章主要针对在电子商务应用中所经常使用到的几种信息安全技术作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各种技术在应用中的侧重点,强调了在电子商务应用中信息安全技术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这种商务活动新模式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工作和生活方式,可是,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依然是制约人们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大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电子...
为了加强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小学教育的联系,美国PDS学校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面向学校实际的合作研究、改进师范生的实习这三个方面。为了应对当前的内、外部双重挑战,我国教育系科应该借鉴美国PDS学校的经验,实现向教师教育学院的转型。和当前的教育系科相比,教师教育学院在理念、组织定位和具体功能三个方面都应该具有不同的含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急剧变革,尤其是师...
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考察,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归纳综合,并将其与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作比较分析,揭示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共性与特性,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随着教育部“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政策的出台,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教师方面的作...
西服的纸样设计是从西服设计到西服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公式是多样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设定公式关系到制板最终的效果,不能随意搭配;如胸宽与背宽的设定,否则按照一定的比例公式推出的板很难配套成功。本文通过对西服比例法与原型法的比较,详细阐明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论文关键词:比例法;原型法;西服 1板型的比较 1.1放松量的设计 放松量的设计是男装款式与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
影响因子:1.570
影响因子:0.310
影响因子:6.355
影响因子:1.729
影响因子:2.685
影响因子:7.4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