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主义思想目的是为了消除两性差异,实现男女平等。这种思想的合理内涵为女性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两性平等的就业机会与待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它有助于我们客观分析我国就业市场中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不平等就业现象,并为此提供解决方法的有效依据。其优秀内核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平等;就业
一、女性主义的内涵与就业平等
女性主义的思想泰斗波伏娃在1949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第二性》中,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第二性”角色。简而言之,女性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存在性别差异即性别不平等。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亦是如此。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其门类日益增多,例如:交换理论、网络理论、角色理论、地位期望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新弗洛伊德理论等等。…但无论哪次发展浪潮和流派,女性主义都有一个核心观点:消灭两性问的不平等。
具体到就业层面,女性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利是衡量一个国家妇女地位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尺之一。女性主义观点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所有的“女性”特征都是由社会造成的。因此,女性主义思想对改变男性主宰的传统社会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尤其是在就业市场中,女性主义的观点有利于改善女性的弱势处境。
二.女性在就业市场上受到的性别歧视
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市场持续处于供大于求的整体态势。对于现实生活中处于劣势的女性群体而言,获得同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条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就业市场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四类。
1.农民工就业市场
伴随着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已被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逐步替代。依附在传统农业中的劳动力得到“解放”,一部分人进入城镇从事体力劳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农民工就业市场,但多集中于技术含量低、重体力劳动、长期驻外的领域中。女性除了在服务、纺织、家政等行业外很难觅到岗位。多数女性仍然在家中从事农业活动,扮演着传统女性相夫教子的角色。在农民工就业市场上,男性是绝对的主体。
2.大学生就业市场
2009年6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职场反性别歧视”调查报告中显示:“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下者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有过被拒经历的,要多于中间学历者。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女性,有被拒经历的所占比例最高,达19.2%。这意味着,平均每5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女性就有l位曾在应聘中遭遇因自己是女性而被拒绝录用的经历。尽管我国在2007年8月30日出台了(就业促进法》以保证就业公平,并明文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等务实措施,但是,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录大学生的过程中,会采用或明或暗的手段限制或排斥女性应征者,导致其丧失基本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各大招聘会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就业岗位对男生的青睐,有些甚至在招聘简章上注明招聘男生的具体要求,也有些用人单位在录用的过程中采取有侧重的性别选择。女生在学识、能力、才华和素质上均不输于男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女生并没有获得和男生平等的就业机会。
因此,女生的就业率通常低于男生的就业率。即使在其获得就业机会后,也面临着潜在的性别歧视。据“中国职场反性别歧视”调查的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所在单位女职工在怀孕、产假及哺乳期内被单位强行调岗降薪的占20.9%;被单位强行解雇的占到11.2%。”女生的就业质量也明显不如男生的就业质量,她们并没有获得同男生平等的就业后待遇。(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即便在女性毕业生占优势的专业中,男性毕业生薪资全部高于女性,可能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专业男女生的平均月收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
3.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
笔者将高层次人才定义为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力资源。这些高层次的人才多为国内外名校的优秀学者,多从事于IT产业、高尖端技术研发工作或中、高层管理工作。
在高新技术行业,由于技术研发的竞争性、高速性、高强度性以及由于技术拓展长期外派的职业要求等因素,招聘单位片面地认定男性较之女性更胜任相关工作。
在管理岗位上,男性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管理层越高,女性越少,这种“天花板现象”在“中国职场反性别歧视”调查也得到科学印证:“有36%的被调查者认为单位存在‘女职工在高薪岗位或管理层数量明显偏少’现象。被调查者中国有企业职工对此认识最为深刻,占55.4%,合资和外资企业为48.7%,行政机关为45%,私营企业为30.2%。
4,失业人员的就业市场
国际劳工组织2009年3月5日公布报告,报告指出:“就业率偏低就业岗位的不稳定使得女性面对金融危机比男性更困难。观察后不难发现,除了高、精、尖领域,女性就业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尤其是在非全职岗位以及不稳定工作合同岗位,她们更有可能面对就业压力,各企业在裁减人员时,往往最先裁减这些岗位,或缩减这些岗位的工作时间,而工作时间减少也就意味着收入减少”简而言之,在就业市场中,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失业的冲击。
我国失业女性在再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难题。对于中青年女性而言,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录聘过程中对男性的偏好,使其在寻求下一个岗位时依然存在较大难度;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其自身无法胜任原有岗位的需要,这意味着自身竞争力的相对下降,因此在与更为年富力强的人员尤其是男性竞聘时就更没有优势。
我国下岗女职工一般年龄较大,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均无优势可言,即使在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也难以再找到用武之地。
三女性实现平等就业的有效途径
女性主义反对两陛问的巨大差别,强烈要求实现男女平等。在就业领域体现为反对由于性别差异而导致的就业不平等,要求男女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女性主义平等的思想从很多角度促进了女性的平等就业。
1.贯彻性别平等观念
男尊女卑的观念在现代社会早应成为过去时。女性不应把传统的“女性角色”一成不变的定位于自身,并使之成为内化的价值准则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具体表现就是:将一些性别歧视的社会现象通过“女性角色”解释找到自认为相对合理与原则的评价标准。当然,男性更不应将社会中固有落后的男权观点强加于女性和整体社会,反而应该转变自己的观点,以谋求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
因此,应通过社会宣传、舆论引导以弘扬男女平等的理念,从而使性别平等的意识得到全社会理解和认同。2006年1月,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了“2005促进性别平等,专家推荐媒体活动”,将对女性的关注和关怀提升到全社会层面,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2.构建平等的教育体系
教育平等是女性主义倡导的理念之一,只有教育实现真正的平等,才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换句话说,就是促进两性平等就业就必须构建男女平等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提高女性的就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高女性的整体竞争力。但是,我国在女性教育方面所处的境况并不乐观。
在我国一些地区,女童的入学率是很低的。要提高妇女素质,必须从女童教育抓起。如果女性从幼年时期就有强烈的自卑感,那么她将长期囿于女性弱势的思想框架中,进而影响她的子孙后代。“舂蕾计划”是保证因生活贫困而辍学或濒临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接受学校教育的爱心工程。类似这样的教育举措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并应得到不断拓展和延伸。同时,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尽可能有条件地减少专业的性别限制,保证教学规划及教学资源的平等运用。
3.增强自身的平等观念
女性要端正自己的观念和态度,在就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应结合自身特|和优势充分发挥才华和能力。例如:亲和力忍耐性、沟通能力以及踏实细心的工作态度等。女性要从内心树立其两陛平等的观念,否定传统的行业性别定位,例如工程师是以男性为主体的群体,护士、幼儿教师是以女性为职业的主导领导岗位多由男性占据,女性则从事秘书以及辅助性的工作等等两性的平等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影响,如前文所述——舆论的推进,更需要女性自身增强平等的观念,内化的意识是实现两性平等尤其是实现就业平等强大的主观力量。
4.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的<劳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为女性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以及对女性的特殊保护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这些法律在具体实施阶段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还有待改善。因此,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和细化,关怀女性以保证女性权利的实现,尤其是使女性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同时要加强社会监督,对歧视女性,尤其在女性就业领域中人为设置的性别差异及时举报并对这些行为做出严厉的打击和严肃的处理。
从电子政务安全范畴的界定入手,从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方面阐述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安全问题给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CC权威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与2007...
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正式下发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国税发〔2005〕40号),标志着我国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正式运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税务人员行为,促进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基础工作制度。本文从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由来谈起,结合实际工作,针对目前税收管理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税源管...
在高等学校毕业生逐年增长的环境下,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所面临的竞争越发激烈,当毕业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压力和竞争时会表现出紧张与不知所措,文章将从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角度分析,找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应当使用的营销策略,使其“以智取胜”。[论文关键词]就业市场;自我营销 一、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大幅扩充始于1999年,历经8年到今天,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71...
针对目前会计界只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的情况,笔者提出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理由: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保持了会计原则的一致性与可比性、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自创商誉的账务处理方法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而其中无形的资产———商誉所占的比重更是越来越大。由于商誉的概念在法学、经济学...
税收管理作为我国税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各级税务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征管水平提高,确保完成国家财政收入任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税收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甚对税收建设产生了一些负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改革税收管理,提高其合理、科学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目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纯追求收入目标,税收职能单一化倾向日益明显1994年税制改革以代写论文来,我...
资本的自由流动对开放资本市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具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获得大量短期资本,刺激国内经济的成长和金融繁荣;另一方面,短期资本的大规模逃离会对这些国家造成沉重打击。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下,金融市场受冲击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汇率体系缺乏弹性,经济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脆弱,无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市场体系和企业经营已开始国际化,具备了开放资本市场的条件,当前的任务是建设一个...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史上经久不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动机和驱动力以及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做一探讨。一、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企业并购有以下驱动因素:一是追求高额利润的结果。由于一个经济部门的资本集中总有一定的限度,各个经济部门的利润水平也有差别,资本的本能驱使少数垄断资本千方百计介人多个经济部门,以获取更大范围的垄断利...
企业并购是通过转移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扩张和发展的经营手段。通过并购,企业间的资源得到整合,以快速建立新的组织,收购瓶颈资源,占有核心技术,降低资金成本,克服行业壁垒。本文根据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提出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企业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兼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按某种条件组成一个新的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而收购是指一个企业以...
软件项目的管理问题几乎已成为决定软件项目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实践开发经验,试图从分析软件项目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影响软件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以及软件项目管理的一般方法,并针对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几个误区,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也随之增加。软件项目中一些问题也应运而生:项目无法按期完成、项目合作方的工作难以协调、用户需求经常变...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日趋增大。毫无疑问,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因素 银行风险,即银行经营结果的潜在变动,也是贷款市场的常态。按照它的波及区域和辐射范围,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银行风险。所谓...
影响因子:3.010
影响因子:0.3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10
影响因子:0.600
影响因子:20.83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