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是我国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水产等生产基地,也是调蓄长江洪水的重要场所。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1998年大水后的防洪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区的防洪、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状况等都发生较大变化。为了构建健康洞庭、和谐洞庭,支撑与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基于对洞庭湖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一些认识与思路.供讨论。
长江水利委员会1990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对洞庭湖区提出了开发治理意见,1997年编制的《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近期规划报告》为三峡工程建成前洞庭湖区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了依据。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1998年大水后防洪建设引起的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治理江湖认识水平的提升,为了构建健康洞庭、和谐洞庭,支撑与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在新的形势下,关于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认识如下
1客观认识洞庭湖区的变化
洞庭湖区的变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因素,既有外部条件的变化,也有内部条件的变化。洞庭湖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水沙条件发生变化
水沙条件的变化是洞庭湖变化的直接原因,而长江水沙变化是主要原因。
(1)长江三口分流分沙减少,分沙减少尤其明显。长江三口(调弦口于1958年冬封堵)分流自20世纪5o~6o年代为25%一30%,70—80年代减少到15%.一加%,目前基本上保持在12%.一15%;分沙5O.一60年代为30%一35%,70—80年代20%左右,目前基本上为15%一加%。虽然最近几年分沙比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长江上游输沙量减少,因此,绝对值减小很多。1951—1998年,三口年均分沙1.47亿t,三峡蓄水前1999 2002年,减少到5600多万吨,而2003、2O04、2005年,由于上游来沙减少加之三峡水库拦沙,三口分沙量仅有1400 2400万t。而三口分流量1951—1998年年均为1020亿m3,三峡蓄水前19992002年为625亿m3,2003 2005年与三峡蓄水前变化不大,基本上维持600亿m3左右。
(2)2O世纪三口断流时间增加。5O、60年代,松滋VJ两个分支新江口、沙道观没有发生断流,7O年代东支沙道观发生断流,时问约2个半月,从8O年代开始达到150d左右,5个月时间;太平口在5O、60年代仅有几年断流,平均不到20d,70年代年均断流2个月,8O年代后基本上为150d;藕池口东支是主支,管家铺在5O、60年代有断流,但时间短,大约40d,到了7O、8O年代断流时间达到5 6个月,西支康家岗从50年代至今,断流时间都比较长,大约240d,8个月。2006年由于是长江比较枯的年份,宜昌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10日,仅31600rn3/s。所以2006年四口流量小,断流时间长,如藕池西支康家岗河过流只有1个月,最大流量仅56/s。
1.2洞庭湖的调蓄能力发生变化
调蓄能力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洞庭湖面积、容积的变化;洞庭湖面积1949年为4350,1995年减少到2625km2,容积由1949年的293亿m3减少到1995年的167亿m3,1998年大洪水后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扩大了水面,洞庭湖新的水下地形已经测完,正在进行量算,成果还要进一步分析。
1.3洞庭湖防洪形势发生变化
洞庭湖防洪形势变化主要体现在:防洪工程建设提高了'洞庭湖的防洪能力,如堤防的加高加固,河道治理、分蓄洪区建设、水库建设、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等等;三峡工程目前已经蓄水到156m,有110亿的防洪库容,可对荆江、洞庭湖的防洪起到重要作用。达到正常运行时,有221.5亿的防洪库容,荆江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洞庭湖防洪形势也有较大改善,荆江防洪的根本性改变为洞庭湖的治理创造了条件。江湖关系又要经历新的调整。体现在三口分流分沙减少、洞庭湖淤积减少以及干流河道的冲淤变化等方面。
目前,三峡工程运行了3a多,这3a的变化有这样几个方面:三口分流、分沙比都有所减少;其中分流比变化较分沙比大。分流由18.8%减少到16.6%,分沙比由19.1%减少到18.1%,分流减少2.2%,分沙比减少1%。松滋口由10%减少到9.6%,太平门由3.7%减少到3.2%,藕池口相对减少较多,由5.1%减少到3.8%。近一段时期,上游来沙减少明显,加之三峡水库淤积,水库下游含沙量明显减少。199l 2002年,宜昌年平均输沙量由此前的多年平均5.21亿t减少到3.91亿t.特别是从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水库入库沙量总计仅6.28亿t,出库沙量2.51亿t,水库淤积3.77亿t,淤积60%,出库40%(与以往预测基本一致)。在径流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输沙量大幅减少,导致下游含沙量减少显著。下游河道的冲刷的程度比预测的稍大,冲刷的历时比预测的早。荆江河段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3a冲刷3.02亿,年均1亿,以往预测约0.8亿;以往认为前几年荆江河段冲,城陵矶至汉口河段耍发生淤积,而这3a,城汉河段平滩河床冲刷0.7亿。由于水沙变化,河道发生冲刷,荆江河段的崩岸较以往有所增加。
1.4洞庭湖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发生变化
在新的形势下,除要关注洞庭湖的防洪问题外,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问题要引起关注…体来说洞庭湖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泥沙淤积,特别是四口洪道由于断流时问增加,工农业、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湖区1000多万人,就有350万人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水污染、血吸虫、湿地保护等牛态环境也存在问题。
2关于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思路
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内容包括防洪、治涝、供水、航运、水产、水利血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管理等多个方面,但规划主线应是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与生态安全。
2.1总体思路
把洞庭湖作为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规划。树立健康洞庭、和谐洞庭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目标,洞庭湖除了解决重点问题即防洪保安外,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净化功能等都要一并进行总体考虑,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客观制定外部条件
要对洞庭湖正确定位,充分考虑j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客观认识江湖关系的变化,确定洞庭湖区的一些外部条件,包括: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对长江中游洪水的调蓄作用;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应持对城陵矶进行补偿调节;三峡工程建成后清水下泄对河道的影响、对干流蓄泄关系的影响;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洪水组成、洞庭湖淤积、四口洪道变化;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对四口建闸、城陵矶防洪榨制水位、篇州裁弯等进行研究拟定。
2.3重点研究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问题
2.3.1科学制定防洪标准与防洪总体布局
洞庭湖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区整体防洪标准按照1954年洪水进行防御,对于局部地区经论证后可区别对待。对于四水应按照《防洪标准》确定。防洪标准要恰当,并不是标准越高越好。
对于防洪标准的实现要考虑综合防洪体系的作用,特别是对四水尾间的重要城市,防洪标准要有所提高,但必须要综合考虑水库、分蓄洪的作用,同时也应考虑上下游关系。湖区洪水由四口与四水组成,因此,在正确处理江湖关系的同时要处理好河湖关系,注意防止单纯依赖堤防确定城市防洪设计水位的做法。
在防洪总体布局中要坚持人水协调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坚持给洪水以出路.充分考虑三峡水库的作用及影响,在加固堤防的同时,要继续加强水库建设、分蓄洪区建设、洪道整治以及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在总体布局中还要研究遇超标准洪水的对策与措施。
2.3.2明确划定防洪区
根据《防洪法》的要求,防洪区是指受洪水泛滥所涉及的地区,洞庭湖平原区都是防洪区。防洪区又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与防洪保护区。目前的防洪保护区基本是重点垸,蓄滞洪区的概念比较清楚,在规划中,对于洞庭湖区目前的一般垸,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一般垸的情况差别很大,有的有县城、铁路,有的主要是农田,且大小不一,对于这些要区别对待,是升为重点还是继续定为行洪区要充分论证,有所交代,予以明确。另外防洪保护区也应根据保护人口、保护对象的重要性考虑不同的风险
2.3.3分蓄洪区分类建设
洞庭湖分蓄洪区建设任务重,对于分蓄洪区的安排要考虑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变化,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对分蓄洪区进行分类。当前正在开展长江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规划工作,对洞庭湖分蓄洪区也进行了分类。分类包括重点、一般与保留3类,初步把洞庭湖区24个蓄洪垸分为重点蓄洪垸10个,蓄洪量86亿m3,一般3个,26亿m3,保留l1个,蓄洪量51亿。各类可按不同的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对于重点分蓄洪区要建设好,能够有计划使用,分蓄洪区安全建设模式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
2.3.4河道综合整治
河道整治的重点是洞庭湖四口洪道,四口洪道总长985krn,问题是淤积严重、水流紊乱、交叉串河多,特别是松滋、藕池水系。洪道整治一方面要进行疏浚;另一方面可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口分流、分沙的变化,适当采取堵支并流或控制、理顺水系,水系调整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利用与排水功能,即供水、灌溉与治涝、水质保护等,避免引发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矛盾。对于调弦河要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调弦河在1958年冬封堵,当时规定当监利水位达到36.57m时,湖南、湖北两省协议打开,而1998、1999年监利水位分别达到38.31、38.30m,都没有打开,因为无法分流1440rn3/s,因此,在规划中要对调弦河的功能重新进行定位,是否以解决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如水污染治理、血吸虫防治)为主,把分洪任务降为其次或取消。
2.3.5大力开展水资源配置
在做好防洪同时,要重视湖区水资源利用问题。要在对洞庭湖区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提出节水目标与措施,分析缺水的区域与类型,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根据分析成果进行水资源配置,提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如适当的引提水、平原水库)与非工程措施(如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从目前看。洞庭湖区的缺水既有季节性资源性缺水如三口洪道地区、也有水质型缺水如华容县城的饮水问题等等,在规划中要针对重点问题开展研究。
2.3.6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对于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湿地生态保护。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淡水湿地,已被列入首批世界湿地名录,要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湿地变化、开展湿地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合理划定保护区、缓冲区。另一方面是对洞庭湖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进行防治。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要求进行达标排放,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城镇污染防治。
3结语
洞庭湖的重要性、复杂性决定了洞庭湖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为此,应加强江湖关系、河湖关系研究的基础工作与分析工作,综合规划也应是滚动的、与时俱进的,要根据三峡工程逐步运行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以使洞庭湖区的治理与保护建立在科学有序的基础上,使洞庭湖区真正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人水和谐的鱼米之乡。
通过对西安航专2006与2007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认为目前环境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发生良性转变,需求范围增加,同时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技术管理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我们从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实验实训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与调整来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 在过去10年内,我国的高等专业环境教育有了高速的发展,全国的普通高校中开设环境专业的高校有30...
大二这一学期我有幸参加了“拜师学教”活动,在去小学学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主要表现为同桌之间轻声细语或者动手动脚,个人的“左顾右盼”、好动,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窗外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某人路过或者某动物驻足都能使他们转移注意力。尽管如此,小学低年级的课堂相较于小学高段...
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接受表扬和批评、消费教学情境等诸多行为?存在着西方经济学有关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所称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教学效果。 边际效用规律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研究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的一种理论观点?也是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所谓边际效用?是指该物品?劳务、信息?的“消费”量每增?减?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换言之...
教学研究除了保证每位教师的均衡发展,促进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外,还需要做好专题研究。所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尤为重要。 关键词: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审视自己的教研活动会有一种新的感受。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看,好像谁的理论越高深就显得谁越有水平,而教师是否接受,是否对教学有作用,考虑得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真正体现教研活动的价值应该在于能够体会到教师的真正需求,真正解决教学一...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进,已逐渐走向理性与成熟。文章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入手,分析了它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并观照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一、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1.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演进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科学...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设计的理论背景下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模式:支架式导学、抛锚式导学,然后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设计:以学员为中心,在整个导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员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设计的理论背景...
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建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完善的就业市场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认真分析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对策。 l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2003年是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的毕业生增幅达到46.2%,此后几年,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以20%左右的速度快速递增¨。200...
语言走信忽的载体,也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培养交际能力走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创造友好的教学坏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气氛,开展丰畜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以及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师生之间建立融洽、健康的情感和人际关系,为有效实施各种教学手段典定基础1、精心设计课堂的开场白,活跃课堂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教学实...
文章根据处理某隧道坍方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应尽早封闭成环、重视监控量测工作、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工程概况 某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设计净空断面为14.0m×5.0m,曲墙复合式衬砌结构。按新奥法施工,进出口段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或超前锚杆、钢格栅拱架成洞。隧道特点:①隧道地处丘陵地貌,山坡坡度约为10°~3...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锻炼、提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初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逐渐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态度积极,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创新欲望强,但学习持续时间不长,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思...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13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2.62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