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是我国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水产等生产基地,也是调蓄长江洪水的重要场所。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1998年大水后的防洪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区的防洪、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状况等都发生较大变化。为了构建健康洞庭、和谐洞庭,支撑与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基于对洞庭湖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一些认识与思路.供讨论。
长江水利委员会1990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对洞庭湖区提出了开发治理意见,1997年编制的《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近期规划报告》为三峡工程建成前洞庭湖区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了依据。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1998年大水后防洪建设引起的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治理江湖认识水平的提升,为了构建健康洞庭、和谐洞庭,支撑与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在新的形势下,关于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认识如下
1客观认识洞庭湖区的变化
洞庭湖区的变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因素,既有外部条件的变化,也有内部条件的变化。洞庭湖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水沙条件发生变化
水沙条件的变化是洞庭湖变化的直接原因,而长江水沙变化是主要原因。
(1)长江三口分流分沙减少,分沙减少尤其明显。长江三口(调弦口于1958年冬封堵)分流自20世纪5o~6o年代为25%一30%,70—80年代减少到15%.一加%,目前基本上保持在12%.一15%;分沙5O.一60年代为30%一35%,70—80年代20%左右,目前基本上为15%一加%。虽然最近几年分沙比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长江上游输沙量减少,因此,绝对值减小很多。1951—1998年,三口年均分沙1.47亿t,三峡蓄水前1999 2002年,减少到5600多万吨,而2003、2O04、2005年,由于上游来沙减少加之三峡水库拦沙,三口分沙量仅有1400 2400万t。而三口分流量1951—1998年年均为1020亿m3,三峡蓄水前19992002年为625亿m3,2003 2005年与三峡蓄水前变化不大,基本上维持600亿m3左右。
(2)2O世纪三口断流时间增加。5O、60年代,松滋VJ两个分支新江口、沙道观没有发生断流,7O年代东支沙道观发生断流,时问约2个半月,从8O年代开始达到150d左右,5个月时间;太平口在5O、60年代仅有几年断流,平均不到20d,70年代年均断流2个月,8O年代后基本上为150d;藕池口东支是主支,管家铺在5O、60年代有断流,但时间短,大约40d,到了7O、8O年代断流时间达到5 6个月,西支康家岗从50年代至今,断流时间都比较长,大约240d,8个月。2006年由于是长江比较枯的年份,宜昌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10日,仅31600rn3/s。所以2006年四口流量小,断流时间长,如藕池西支康家岗河过流只有1个月,最大流量仅56/s。
1.2洞庭湖的调蓄能力发生变化
调蓄能力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洞庭湖面积、容积的变化;洞庭湖面积1949年为4350,1995年减少到2625km2,容积由1949年的293亿m3减少到1995年的167亿m3,1998年大洪水后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扩大了水面,洞庭湖新的水下地形已经测完,正在进行量算,成果还要进一步分析。
1.3洞庭湖防洪形势发生变化
洞庭湖防洪形势变化主要体现在:防洪工程建设提高了'洞庭湖的防洪能力,如堤防的加高加固,河道治理、分蓄洪区建设、水库建设、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等等;三峡工程目前已经蓄水到156m,有110亿的防洪库容,可对荆江、洞庭湖的防洪起到重要作用。达到正常运行时,有221.5亿的防洪库容,荆江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洞庭湖防洪形势也有较大改善,荆江防洪的根本性改变为洞庭湖的治理创造了条件。江湖关系又要经历新的调整。体现在三口分流分沙减少、洞庭湖淤积减少以及干流河道的冲淤变化等方面。
目前,三峡工程运行了3a多,这3a的变化有这样几个方面:三口分流、分沙比都有所减少;其中分流比变化较分沙比大。分流由18.8%减少到16.6%,分沙比由19.1%减少到18.1%,分流减少2.2%,分沙比减少1%。松滋口由10%减少到9.6%,太平门由3.7%减少到3.2%,藕池口相对减少较多,由5.1%减少到3.8%。近一段时期,上游来沙减少明显,加之三峡水库淤积,水库下游含沙量明显减少。199l 2002年,宜昌年平均输沙量由此前的多年平均5.21亿t减少到3.91亿t.特别是从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水库入库沙量总计仅6.28亿t,出库沙量2.51亿t,水库淤积3.77亿t,淤积60%,出库40%(与以往预测基本一致)。在径流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输沙量大幅减少,导致下游含沙量减少显著。下游河道的冲刷的程度比预测的稍大,冲刷的历时比预测的早。荆江河段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3a冲刷3.02亿,年均1亿,以往预测约0.8亿;以往认为前几年荆江河段冲,城陵矶至汉口河段耍发生淤积,而这3a,城汉河段平滩河床冲刷0.7亿。由于水沙变化,河道发生冲刷,荆江河段的崩岸较以往有所增加。
1.4洞庭湖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发生变化
在新的形势下,除要关注洞庭湖的防洪问题外,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问题要引起关注…体来说洞庭湖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泥沙淤积,特别是四口洪道由于断流时问增加,工农业、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湖区1000多万人,就有350万人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水污染、血吸虫、湿地保护等牛态环境也存在问题。
2关于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思路
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内容包括防洪、治涝、供水、航运、水产、水利血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管理等多个方面,但规划主线应是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与生态安全。
2.1总体思路
把洞庭湖作为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规划。树立健康洞庭、和谐洞庭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目标,洞庭湖除了解决重点问题即防洪保安外,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净化功能等都要一并进行总体考虑,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客观制定外部条件
要对洞庭湖正确定位,充分考虑j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客观认识江湖关系的变化,确定洞庭湖区的一些外部条件,包括: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对长江中游洪水的调蓄作用;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应持对城陵矶进行补偿调节;三峡工程建成后清水下泄对河道的影响、对干流蓄泄关系的影响;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洪水组成、洞庭湖淤积、四口洪道变化;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对四口建闸、城陵矶防洪榨制水位、篇州裁弯等进行研究拟定。
2.3重点研究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问题
2.3.1科学制定防洪标准与防洪总体布局
洞庭湖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区整体防洪标准按照1954年洪水进行防御,对于局部地区经论证后可区别对待。对于四水应按照《防洪标准》确定。防洪标准要恰当,并不是标准越高越好。
对于防洪标准的实现要考虑综合防洪体系的作用,特别是对四水尾间的重要城市,防洪标准要有所提高,但必须要综合考虑水库、分蓄洪的作用,同时也应考虑上下游关系。湖区洪水由四口与四水组成,因此,在正确处理江湖关系的同时要处理好河湖关系,注意防止单纯依赖堤防确定城市防洪设计水位的做法。
在防洪总体布局中要坚持人水协调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坚持给洪水以出路.充分考虑三峡水库的作用及影响,在加固堤防的同时,要继续加强水库建设、分蓄洪区建设、洪道整治以及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在总体布局中还要研究遇超标准洪水的对策与措施。
2.3.2明确划定防洪区
根据《防洪法》的要求,防洪区是指受洪水泛滥所涉及的地区,洞庭湖平原区都是防洪区。防洪区又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与防洪保护区。目前的防洪保护区基本是重点垸,蓄滞洪区的概念比较清楚,在规划中,对于洞庭湖区目前的一般垸,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一般垸的情况差别很大,有的有县城、铁路,有的主要是农田,且大小不一,对于这些要区别对待,是升为重点还是继续定为行洪区要充分论证,有所交代,予以明确。另外防洪保护区也应根据保护人口、保护对象的重要性考虑不同的风险
2.3.3分蓄洪区分类建设
洞庭湖分蓄洪区建设任务重,对于分蓄洪区的安排要考虑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变化,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对分蓄洪区进行分类。当前正在开展长江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规划工作,对洞庭湖分蓄洪区也进行了分类。分类包括重点、一般与保留3类,初步把洞庭湖区24个蓄洪垸分为重点蓄洪垸10个,蓄洪量86亿m3,一般3个,26亿m3,保留l1个,蓄洪量51亿。各类可按不同的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对于重点分蓄洪区要建设好,能够有计划使用,分蓄洪区安全建设模式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
2.3.4河道综合整治
河道整治的重点是洞庭湖四口洪道,四口洪道总长985krn,问题是淤积严重、水流紊乱、交叉串河多,特别是松滋、藕池水系。洪道整治一方面要进行疏浚;另一方面可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口分流、分沙的变化,适当采取堵支并流或控制、理顺水系,水系调整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利用与排水功能,即供水、灌溉与治涝、水质保护等,避免引发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矛盾。对于调弦河要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调弦河在1958年冬封堵,当时规定当监利水位达到36.57m时,湖南、湖北两省协议打开,而1998、1999年监利水位分别达到38.31、38.30m,都没有打开,因为无法分流1440rn3/s,因此,在规划中要对调弦河的功能重新进行定位,是否以解决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如水污染治理、血吸虫防治)为主,把分洪任务降为其次或取消。
2.3.5大力开展水资源配置
在做好防洪同时,要重视湖区水资源利用问题。要在对洞庭湖区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提出节水目标与措施,分析缺水的区域与类型,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根据分析成果进行水资源配置,提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如适当的引提水、平原水库)与非工程措施(如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从目前看。洞庭湖区的缺水既有季节性资源性缺水如三口洪道地区、也有水质型缺水如华容县城的饮水问题等等,在规划中要针对重点问题开展研究。
2.3.6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对于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湿地生态保护。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淡水湿地,已被列入首批世界湿地名录,要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湿地变化、开展湿地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合理划定保护区、缓冲区。另一方面是对洞庭湖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进行防治。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要求进行达标排放,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城镇污染防治。
3结语
洞庭湖的重要性、复杂性决定了洞庭湖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为此,应加强江湖关系、河湖关系研究的基础工作与分析工作,综合规划也应是滚动的、与时俱进的,要根据三峡工程逐步运行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以使洞庭湖区的治理与保护建立在科学有序的基础上,使洞庭湖区真正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人水和谐的鱼米之乡。
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消防设计,并阐述了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一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概述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位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区东北侧,南侧为文庙街,东隔马家沟与红旗大街相望,场地地势为西高东低,总用地面积22000,总建筑面积:50291.28rri(不包括闷顶部分3820.12耐);藏书量超过100万册。主体建筑6层,局部5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33.302m...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教师应使课堂教学不仅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高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篇领悟能力,并要求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明确描述了各级的阅读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重精读,轻泛读”的现象比较普遍,泛...
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上好一堂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介绍了一些做法。 要想学好化学这门学科,必要的化学练习考试是必不可少的,因而上好一堂试卷讲评课也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通过讲评能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一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往往能起到做几份练习的功效,因此...
根据方向盘的安装及振动情况,模拟某机动三轮车方向盘试验模态的边界条件,并以模态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方向盘进行了动态优化设计,改变方向盘的刚度和质量分布,达到了预期的减振效果。引言机动三轮车往往是利用现有零部件组合而成,许多车型采用单缸发动机,底盘质量小,发动机与车架间的减振块并未精心匹配,所以方向盘振动大。当方向盘振动加速度最大达到15g,振幅达到6mm左右时,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疲...
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热门话题。随着20世纪以来的几次基础教育改革,美国的教师教育与建国初期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小学教师教育也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体制虽被外界普遍认可,但仍存在缺乏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教师生命成长意识的消解和职前与在职教育的断层等问题。 论文关键词:美国小学;小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 1美国教师教...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众化教育,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从市场角度分析“就业难”,努力开拓扩展学生的就业面,既是招生就业部门的应尽之责,又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基础。 一、高职学生择业观现状分析 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教...
课堂是学校的主要教学场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职教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建设、开展教研活动、精心设计教案、关心后进学生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当前激烈的生源竞争,导致了职校招生人学的“零门槛”现象,职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对此,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抓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
网络教学是建立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以广播电视为媒体的远程教育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不论从学习的适用对象、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课程的组织安排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来看,网络教学都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将网络教学引进学校是提高其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其中,网络课程的设计是关键。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就学校网络课程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具备良好英语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论述了有效的语言输出策略。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科技、经济突飞猛进的大变革时代,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新世纪人才更需具备国际观念以及通晓、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而其...
性别歧视是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从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对我固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国性别歧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就业市场传统文化 一、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
影响因子:2.22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30
影响因子:0.400
影响因子:10.020
影响因子:2.48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