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07-23 10:07:30
摘要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它能够迅速传达论文的核心要点,吸引读者的眼球。一个出色的摘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了解论文的全文内容。因此,精心撰写一篇摘要是确保文章有一个良好开端的关键,也是提高论文被引用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医学论文摘要究竟应该怎么写呢?
医学论文摘要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或称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这种摘要的内容和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只概述论文的主题,无需详细介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或仅包含一个简短的结论。它给读者提供一个指示性的概括了解,以便读者根据需要进一步查找全文。虽然字数较少,一般只有几十到百余字,但目前已较少使用。例如,一篇关于“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的指示性摘要可能只提及该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发现的新型药物,但不会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和具体结果。
资料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这种摘要对原文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浓缩,概括叙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以及附带的信息。这种类型的摘要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即使读者不阅读全文,也有可能掌握其实质内容。它主要适用于大部分叙述性实验工作的文献。例如,一篇关于“糖尿病治疗方法的研究”的资料性摘要会详细描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实验方法、所得结果和结论,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
资料-指示性摘要(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概括摘要,其摘要的类型和长度受到限制。它只对论文的重要部分作信息性介绍,而对其他部分仅作概括性介绍。这种摘要类型适用于那些既有重要发现又包含大量实验数据的论文。
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这种摘要具体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这种四段式结构式摘要是目前国际国内期刊主要的撰写方法。它要求作者按照特定的结构来组织摘要内容,使读者能够迅速获取论文的关键信息。
在书写摘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字数要得当:书写论文摘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了解研究的主要信息。字数过少难以说明问题,字数过多又无必要。因此,论文摘要的字数应该适当。一般而言,中文摘要在250字左右即可,英文摘要可适当长一些,因为英文摘要主要是给非汉语国家和地区读者看的,他们一般没有能力阅读中文全文。
描述要具体:在摘要中应明确说明采用的材料(对象)和使用的方法。在结果部分,要尽量用具体数据来说明,而尽可能不用“高于”、“低于”、“大于”、“小于”等笼统字眼。应用具体数字说明是多高或多低,并注明统计学分析结果,如t值、F值、p值等。现在更倾向于列出p的具体值,如“P=0.002”,而不用“P<0.05”或“p<0.01”等表示。例如,如果研究结果显示某种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血压,那么在摘要中应该明确指出血压下降的具体数值和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下结论要客观:作者需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根据研究结果客观地下结论。结果提示什么,就下什么样的结论。既要避免妄下结论,也不要不敢下结论。“妄下结论”是指有些作者喜欢言过其实的结论,人为夸大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使结论和结果不符。“不敢下结论”是指有些作者存在盲目崇洋和自卑心理。当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国外的不一致时,常不敢根据自己的结果下结论。有时甚至为了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不惜违背职业道德,擅自更改试验数据。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克服。例如,如果研究结果显示某种治疗方法并没有显著效果,那么作者应该在摘要中客观地指出这一结果,而不是试图掩盖或夸大其词。
总之,医学论文摘要的撰写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和细致打磨的过程。通过遵循上述类型和要求,作者可以撰写出具有吸引力和信息量的摘要,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论文概述。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咨询云平文化在线编辑!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进行综合、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现有资料,包括对其研究现状、动态、发展趋势等进行归纳和评价的一种学术论文。综述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和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综述的格式要求因发表的刊物和领域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简要介绍综述的主题和目的,概述综述的结构和...
在深入探索学术领域和精心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独特观点来为自己的论述增添权威性,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然而,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在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篇文献。这个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依据具体情境进行细致考量。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剖析这一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重复引用。在此语境下,重复引用特指在论文中反复提及和使用同一篇文献作为...
在建筑论文写作中选择最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合适的统计方法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步骤和考虑因素,以及一个举例说明:步骤和考虑因素:明确研究目的:确定你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假设。考虑你的数据是描述性的、探索性的、解释性的还是预测性的。了解数据类型:确定你的数据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如正态分布、偏态分布等)。确定是否有分类变量、...
确保医学论文中数据准确和内容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数据准确性,应该采取一系列严谨的措施。这包括从权威或可靠的来源获取数据,确保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科学规范。使用统计工具和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以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缺失或重复情况。同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也非常重要,避免数据在采集、处理或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或丢失。其次,内容完善方面,需要注重论文的结构和逻辑性。论文应包含明确...
评职称、结项目、业绩补充等活动中,对于论文发表的时间要求确实非常关键。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如何区分期刊的刊期、出刊时间、见刊时间以及上网收录时间。期刊刊期:刊期指的是期刊的出版周期,如周刊、旬刊、月刊等。它决定了期刊的出版频率。确定方法:通常可以在期刊的官方网站、封面或版权页上找到刊期的信息。出刊时间:出刊时间是指期刊具体印刷完成并正式发行的时间。确定方法:出刊时间通常由杂志社根据排版和印刷进度来确定...
在学术研究的广阔天地里,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是每位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期刊种类繁多,从核心期刊到非核心期刊,每一本都有其独特的定位与要求,因此,如何判断期刊是否符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帮助你更加精准地定位适合自己的期刊。一、深入理解期刊宗旨与目标期刊的宗旨与目标是其灵魂所在,也是判断期刊是否适合你的研究的第一步。大多数期刊都会在其官方网...
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生阶段的SCI论文发表往往成为学术生涯的里程碑,但署名争议却是许多学术新人遭遇的“隐形陷阱”。一位研二学生在完成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导师未经讨论便将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同时署名,而自己的贡献被压缩至第二作者;另一位博一学生因合作课题组要求“挂名”,导致论文署名顺序陷入僵局。这些场景折射出学术成果认定中的系统性难题,需从沟通策略、权责界定和制度认知三个维度破局。署名争议的本质:权力...
避免一稿多投,确保学术诚信在学术界,一稿多投被视为一种学术不端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作者被期刊列入黑名单。对于杂志社而言,这意味着刊物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将受到严重影响。以下是可能导致一稿多投的情况:1.作者的认定:一稿多投通常涉及到更改署名或署名顺序。由于学术论文的署名顺序通常基于作者对论文或科研成果的贡献程度,任何改变署名的行为,以及将该论文以不同署名再次投稿的行为,都有可能被视为剽窃行为。2.同一论...
在当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长期被视为期刊学术价值的“黄金标准”,许多科研人员将论文发表在“高IF期刊”作为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然而,这种单一指标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正逐渐暴露出其对科研生态的深层危害——它像一把双刃剑,在提供量化参考的同时,也悄然扼杀了科学探索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影响因子的先天缺陷:被数字扭曲的科研价值影响因子的计算逻辑建立在两年内论文平均被引...
一、对待学生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师爱去感化他们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养成了任性、惟我独尊等不良性格,一旦受到一定的压力就会无所适从,面对教师的管理稍不顺心就会出现反抗、不听话,甚至“对着干”的场景,因而教师在管理中应该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有耐心和柔情,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把自己的位置摆放的和学生一样高,不要还有孔子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高高在上的思想...
影响因子:2.890
影响因子:0.520
影响因子:2.22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756
影响因子:4.29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