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消息,世卫组织近日就“X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发出公开警告,称下一次大流行病暴发“并非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 ”,呼吁为应对“X疾病”做好准备。
“X疾病”这一未知病原体近期已被多次提及。据媒体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设置了题为“为X疾病作准备”的分论坛,世卫组织与多国代表研讨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X疾病”。
“X疾病”为何让世卫组织警惕?其暴发是否是必然?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
01
什么是“X疾病”?
实际上,“X疾病”并非当下真实存在的特定疾病。根据世卫组织的解释,“X疾病”指一种未知的病原体引发严重国际大流行的可能性。它有机会在任何时间、由多种来源触发,恐会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一概念并非首次被提出。早在2018年,世卫组织就发出过类似警告,将“X疾病”列为可能引发疫情或大流行的“重点病原体”。与之并列的还有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等。世卫组织官网消息称,列入“X疾病”是为了涵盖可能导致严重国际流行病的未知病原体。
关于提出“X疾病”概念的初衷,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指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在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新现或变异病原体如新冠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有可能,甚至很有可能会面临另一场大流行病。我们不知道它会有多严重,但我们可以做好准备。”世卫组织近日在2024年世界峰会上表示,尽管在监测、大流行基金、疫苗生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仍然没有为下一种“X疾病”和下一次大流行做好准备。
02
“X疾病”一定会到来吗?
世卫组织在上述大会上称,下一次大流行病暴发“并非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 ”。
“自然界的病毒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尽管目前已经发现了300来种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但是仍然有大量未知病毒待确证,其中就有很多病毒可能具有突破物种间的障碍感染人的能力。”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告诉中新健康,一项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25个病毒家族中,有约167万种未知病毒有待发现,其中63.1万到82.7万种可能感染人类。
卢洪洲指出,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新的病原微生物正加速出现,大规模传染病的预防难度也越来越大。此前他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全球的专家普遍认为,也许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暴发另一种新的传染病。
赵卫表示,由于人类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病原体变异的不定向,很难准确预测未来“X疾病”的出现时间。但从长远来看,“X疾病”未来一定会在某地发生,人类应持续加大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以从容应对。
03
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X疾病”?
赵卫指出,“X疾病”因为病原体不确定,其应对存在极大的困难。首先需要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包括建立未知病原的检测技术,形成更敏感有效的监测预警网络。其次,提升医务人员的临床救治水平和服务能力,能够应对突发的医疗需求激增的情况。第三,提升新疫苗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能够在“X疾病”暴发后在人群中快速建立免疫屏障。
他还表示,如果能够减少与自然界新病原体接触的机会,降低已知病原体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就可以减少新现病原体或已知病原体在人群传播过程中导致的变异,从而降低“X疾病”出现的概率。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或研究要有更加谨慎的态度,尽可能符合生物安全和伦理规范。
在应对可能到来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卢洪洲建议,建立成熟的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诊防治及创新研究体系,形成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病原鉴定、检测方法开发、发病机制研究、疫苗及新药研发闭环,实现快速转化,科学、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疫情。
另外,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合作等,将有助于抗击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发突发传染病大流行。
钢结构住宅建筑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抗地震性能,同时建造速度快、节能环保、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因此在建筑行业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建筑要求下,结构体系选择完全不同,以下就是钢结构住宅的结构选择方案:1.1.5-6层以下的,可采用框架体系或框架-支撑体系,6层以上的可采用框架支撑体系或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体系。多层房屋大多采用双重体系。2.框架柱有H型钢柱,钢管砼柱和钢骨砼柱,后两种为组...
2025年6月18日,全球学术圈迎来一年一度的“科研奥斯卡”盛典——科睿唯安(Clarivate)正式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CR2025)。这份被誉为“学术期刊影响力晴雨表”的报告,恰逢其50周年里程碑,不仅揭示了全球顶级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IF),更折射出科研前沿的动态格局。顶级期刊的王者之争传统顶刊阵营依旧稳固:Nature、Science和Cell继续领跑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较去年提升...
近期,国家药监局针对零售药店处方管理漏洞问题展开全国性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违规销售处方药行为,通过技术赋能与制度约束双管齐下,构建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网络。据调查显示,部分药店存在执业药师挂证、处方审核流于形式等现象,甚至出现伪造电子处方记录等恶性案例,严重威胁公众用药安全。技术防线筑牢处方审核关电子处方溯源系统将成为全国零售药店的标配,要求每张处方必须标注开具时间、医师...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erativeartificialintelligence,GenAI)是指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数据、代码、模式等内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关技术。GenAI正在影响和改变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为维护科研诚信,防范学术不端,确保科研过程和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及透明性,《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在医学科技论文写作和评审过程中使用GenAI的有关事...
政策背景:破冰医疗体系沉疴的必然选择三明医改的启动源于三重结构性矛盾: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导致基层医院“门可罗雀”、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怪象;医保基金长期超支,部分年份穿底风险逼近临界点;医生收入与药品耗材挂钩,催生“以药养医”的畸形生态。这一背景下,“541”薪酬政策被设计为破局之刃——将医生薪酬拆分为5成基本工资、4成绩效工资和1成奖励工资,试图通过稳定基础收入、强化服务质量考核、激励创新诊疗模...
3月28日,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仪式在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并讲话。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全国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海鹰,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许山松出席仪式。吴海鹰代表相关部门发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长吴岩主持仪式。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读书、重视阅读之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
当前,各地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各项部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上海把“实”的要求贯穿到主题教育各方面工作任务中,体现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促进改革发展上。特别是注重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鲜活的实践场景作为生动教材,开展“初心讲堂”等活动,在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推出党的创新理论专题学习课程。第一批参加单...
摘要:在建筑工程当中,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差,主要是由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因素,使得建筑施工管理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对危机管理对策加以运用,使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对建筑施工进行更有效地控制和监督,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筑...
在过去的60年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 中国几代科学家们,在核物理、高空物理、人造卫星、生命科学、高温合金、特殊化学材料、爆炸力学、新型光学仪器等诸多领域取得的成绩,使中国科技实力和知识储备产生了质的飞跃。 中国的科技事业虽然经历了“反右”、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磨难,但国家安全和社会发...
引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许多人都陷入了熬夜的怪圈中。因工作原因、学习压力抑或疯狂追剧,熬夜成了我们追求更多时间和乐趣的方式。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熬夜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 近日,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发表于顶级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AnnalsofInternalMedicine,IF:39.2)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与糖尿病风险增加19%密...
影响因子:0.880
影响因子:1.770
影响因子:6.240
影响因子:7.61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22
影响因子: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