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稿须知
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
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
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
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本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等14个
著名检索系统所收录。
3、本刊涵盖的学科领域:活动构造、新构造、地球内部物理、构造物理、地球动力学、地球化学、地震预
报、地质年代测定、工程地震、减轻地质灾害等。
4、栏目设置:
(1)研究论文:报道学科前沿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新发现),对本学科领域有
一定的影响或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科研简讯: 扼要报道具有创新性的最新科研成果。
(3)科研快讯:确属新发现和原始创新成果的来稿,快审快发,在最近一期刊登。
(4)新技术应用:各种新技术应用于地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5)专题综述:评述重要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研究现状、尚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今后
的研究工作建议。
(6)学术争鸣:包括“问题讨论”、“学术研讨”、“质疑与答复”、“学术建议与思考”。主要吸收那
些对前沿、边缘、热点问题讨论的论文,或对《地震地质》已发表的论文提出质疑。
(7)新闻信息:主要报道学术会议、新书评价、办刊信息等。
5 、来稿刊登次序:一般按来稿先后顺序刊登,创新性、开拓性、前沿性的论文优先刊登。
6 、来稿要求
6.1 来稿要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练。篇幅根据需要而定,本刊一般不做限制。来稿一式
2份,用 A4纸打印。论文书写格式可参考本刊2002年以来刊登的文章。
6.2 来稿可以是中文或英文稿。如果是中文稿,加附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8个关键词,以及1页左右的英
文摘要(附对照的中文)、3~8个关键词;如果是英文稿,加附200词的英文摘要和3~8个关键词,以及
800~1 000词的中文摘要、3~8个关键词(另附中文全文稿,供审校用)。
6.3 文稿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由此
引发的著作权责任,均由作者自负。
6.4 请附信简要介绍工作背景、成果意义,明确所投栏目及学科分类。请提供第1作者的主要联系方式。同
时提供4~6位非本单位同行专家(正高级职称)的详细通讯方式和研究领域,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专家,
以便稿件送审时参考。附作者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及邮编。
7、来稿是否采用,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和技术性修改。
收稿后5个月内如未得到录用通知(或修改稿件通知),作者可以自行处理。请勿一稿两投。不予采用的稿
件,将退还作者。
8 、作者收到修改稿件通知后,应在1个月内将修改稿(连同原稿、退修信、对修改情况的说明、软盘)寄回
本刊编辑部。
9 、来稿一经刊用,本刊将向作者支付稿酬和酌收版面费,并赠送当期样刊2册,单印本30册。
10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由编辑部统一纳入ChinaInfo信息服务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并同时加入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如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
11、请到下列网址投稿:www.dz-dz.com.cn E-mail:dzdz@ies.ac.cn.,通信地址:北京9803信箱《地震
地质》编辑部,邮编:100029。 编辑部 电话/传真:010-62009049。联系人:万园
注:关于文章格式,请参见《地震地质》稿件编写要求。(本刊编辑部)
稿件编写要求
1 、论文题目:应精练,概括主题(研究什么),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 、论文作者:只列出主要参加者,一般不超过6个,其余者可在脚注中说明。
3 、作者单位:应写全称,单位所在城市名称,邮政编码。
4 、论文摘要:应简要介绍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尤其要说明论文的创新之处。一般300字左
右。给出3~8个关键词,要紧扣文章主题。
5 、首页脚注:注明基金项目或其他来源项目及编号;可写上通讯作者、作者单位的论著标注号。
6 、正文:应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或结论等部分(怎样研究)。
6.1 标题: 引言的序号为"0",其余标题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写。
6.2 引言: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的研究方向与目标(为什么研究)。
6.3 插图: 要主题突出,自明性强,图面简洁、线条均匀、清晰。照片层次要分明。请用计算机绘图。半栏
图宽不超过7cm,通栏图不超过14cm。图例框:7×5(mm)。图中文字注记都采用7.5P宋体字(仅山系名、
构造名称(断裂、地块、板块、盆地、隆起等)为黑体、水系名为左斜宋),使用线段比例尺。图件插入正
文,写出图名(中英文)和图注。图中内容与正文应一致。坐标轴的标目以“量名称 量符号/单位”表示,
如长度L/km。插图如涉及国界,可尽量避开,如必须保留,请将内容直接绘在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理
底图上,或通过WWW.shsm.gov.cn下载。
6.4 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去掉竖线。表名中英文对照,量和单位标示同图。
6.5 文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和语种。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量
和单位》。地层符号应采用最新公布的地层表。测试数据应注明测试者、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名称、
精度与误差范围等。
6.6 致谢:为论文提供帮助的人和单位可在致谢中表达。
7、 参考文献
7.1 引用他人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列出参考文献,并在正文中一一引出(×××,2004)。参考文献不宜
过少。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可以在文中加脚注。
7.2 中文参考文献要中英对照,放在西文参考文献的前面。请按原文准确提供。
7.3 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文后按中、日、西、俄、其它文种顺序排列。中文、日文按汉字
读音顺序排列,西文等按字母顺序排列。每条文献内各项的排序是:
专著——作者.出版年.书名[M].版次(首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期刊——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称[J].刊物名称,卷(期):页码.
文集——作者.出版年.文章名称[A].见: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译著——作者(或中译姓名).原著出版年.中译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发表年.题名[D]:[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地:学位授予单位.页码.
7.4 作者姓名间用“,”分开,第3个作者后加“,等”或“,et al.”。
7.5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
名中间加连字符, 例: WANG Li-chun(王立春),SHANGGUAN Jing-yun(上官京云)。
8、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中的题目(全部大写)、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为了便于
国际学术交流,英文摘要请加长到1页左右,并提供对照的中文稿,供编校时参考。
9、 [作者简介] 姓名,性别,出生年,毕业学校及专业,学位,技术职务,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E-mail
等。放在英文摘要后面。
10、 请提供身份证号码(发稿费用)。
注:关于本刊报道范围、栏目设置、投稿须知等,请参见《地震地质》稿约。 (本刊编辑部)2009-07-09
《地震地质》期刊图件的要求
一、图件的格式及提供方式
1. 请用计算机绘图。
2.请按本刊的要求精心绘图,由作者负责达到出版要求。
3.图件直接插入正文中(图文混排,word文档)。
4.请注明哪张出彩色图(加收费)。
5.如印刷时为黑白图,最好不要提供彩色原图。
6.必要时可单独提供图件:灰度图、彩色图输出tif格式,600线为宜。
二、图的尺寸及字号等要求
1. 插图要主题突出,自明性强,图面简洁、线条均匀、清晰,要素齐全。
2. 照片层次要分明,最好用彩色。
3. 半栏图宽不超过7cm,通栏图不超过14cm。横排图:15 cm×21 cm。
4. 图中文字注记一般采用7.5P宋体字;山系名、构造名称(断裂、地块、板块、盆地、隆起等)为黑
体;水系名为左斜宋体)。
5. 图例框尺寸:7 mm×5mm。
6. 图框的线条应为单条细黑线0.4mm,不采用黑白相间的粗线。
7. 使用线段比例尺,不采用黑白相间的粗线,表示比例尺的线段应为细黑线0.4mm。
8. 表示方向的线条应为细黑线0.2mm。
9. 坐标轴的标目以“量名称 量符号/单位”表示,如长度L/km,放在图的左侧或下方,要居中。
10. 经纬度只需在图的左侧、上侧标注即可。注意加上“°”
11. 年龄样品的数据最好标在图内,如:“TL:(23±2)ka BP”。
12. 断裂代号的格式:F1,…… 。
13. 地层代号:①,…… 。
14. 震级字体:如MS ,ML , MW ,mb 。
15. 图内的年月日请用:2008-08-08, 中间的短线是英文录入状态下的短线。 。
16. 插图如涉及国界,可尽量避开,或用细黑线勾画;如必须保留,请将内容直接绘在地图出版社最新出
版的地理底图上,或通过WWW.shsm.gov.cn下载。
17. 图上的线条和文字应是光滑的实线,不能是点或锯齿状的。
18.图件的具体要求可参考本刊已登出的文章。
1 稿件要求1.1 稿件总体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层次清晰,文字精炼,数据准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1.2 文题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1.3 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多作者且分属不同单位的,请在姓名右上角标明与所在单位对应的序号;若需标注通信作者,则在论文首页脚注处注明“通信作者:姓名...
来稿须知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2.论文作者署名方式为:文章题目之后先署作者名,再写各位作者的单位,请作者自行排好署名顺序;在文章末尾写明第一作者的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主要从事工作)、联系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及电子信箱等。3.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
①文章如无特殊需要,不用繁体字。②文题须简明扼要,确切反映文章内容,尽量不用副标题。③参考文献确系亲自阅读,核对无误,并提供摘要便于核对。④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⑤投稿后三个月尚未接到本刊回应的,即为未采用稿;来稿不退。...
简介《小学教学设计杂志》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创刊于200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栏目设置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教例评析 语文一课多式教例 语文 优秀课例片段举隅 语文新思维作文 语文快乐作文 数学导学设计来稿须知[1]注释:页下注,采用Word脚注...
《农药》只刊载首发稿,不采用已经发表的译文。编辑部对所发稿拥有网络版和光盘版版权;对文稿有适当修改的权力,改动较大时与作者商榷,如不同意者请来稿时预先声明。文稿一经刊用,将按篇一次付给印刷版、光盘版与网络版稿酬。如不拟刊用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投到本刊的稿件不允许一稿多投,如果要投到其他杂志必须先通知本刊,否则后果自负。修改稿在一个月内,仍未返回编辑部的,按自动退稿处理。 ...
(1)主题范围:《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接受医学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稿件,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卫生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2)文稿要求:投稿应为原创研究成果,未在其他期刊或会议等发表过。文章应语言通顺,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表达准确。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和标点符号,并避免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3)文章格式:文章应按照学术论文的常见格式撰写,包括标题、作者姓...
来稿须知1. 刊物简介《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石油学会主办、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术刊物,是中国科协精品期刊。主要刊登有关原油的性质与组成、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工艺和催化剂、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术、石油化学品及助剂、化学工程、反应动力学、系统工程、节能环保、油品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及研究结果的综合述评;优先报道这些方面的最新成果。刊载的...
来稿须知1、原创作品应具时代感,题材新颖、有创意、贴近生活、内容积极向上。理论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2、正文所引文献须在正文末尾列出。中文参考文献在先,外文在后。中文按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外文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每条文献必须顶格书写或打印,换行时前面空两格。3、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
简介《上海城市规划》杂志(CN:31-1706/TU)内容丰富、思想健康,1991年创刊,目前以双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上海城市规划》杂志主要是把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坚持立足上海与长三角的地域特色和立足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探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理论与实践,透视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介绍中国国内外规划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发文方向大师之言、城市研究、城市季...
来稿要求1.文章3版起发,3版5100字符,只安排整版。严禁抄袭。请勿一稿多投。2.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且黑体(副题除外);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超过200字;关键词:3-5个。3.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4.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5.文内标题:简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