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是湖北医药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2-1815/R,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6-708X,邮发代号 38-152,全年六期,双月25日出版,单价10元,全年定价60元;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期刊资源》、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收录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医学研究类文章,设专家述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学研究、经验交流、个案报道、护理园地、综述等栏目。本刊以满足读者需求为中心,竭诚为广大医疗、科研、教学人员服务;热忱欢迎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向本刊赐稿。
1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1 本刊地址
1.2 投稿要求
本刊采用采编系统投稿,具体步骤为:投稿作者登陆 →点击“作者投稿系统” →在《湖北医药学院学报》作者中心页面点击“注册”按钮进行注册(用作者的E-mail 注册新用户)→填写“作者注册”信息→点击“返回登录页面” →用已经注册的用户名登陆→进入投稿界面,根据投稿流程提示完成投稿→点击“确认投稿”
1.3 注意事项
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标点准确。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及其他科研基金资助课题论文优先发表(请上传项目批准文件)。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主要内容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采用者收取一定的论文发表费,并赠当期杂志2册。凡主动投向本刊的文稿均自动认定为本人原始研究报告;来稿的原创性与真实性由作者自负;来稿在通过学术不端系统检测后1个月内确定是否录用,作者可主动邮件查询审稿结果,同时请作者自留底稿,不用稿件恕不退还,但会以电子邮件方式告知。作者欲转投他刊,应事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投稿后3个月内不查询或修改稿1个月不回复,则视为自动撤稿。
1.4 特别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已在论文发表版面费中扣除和换算为杂志赠阅)。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视为同意本刊上述声明。
2 撰稿要求
医学论文应符合《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参见本刊网站下载中心),论著由题名、署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表等部分组成;非论著类论文则不要求中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具体要求如下:
2.1 题名(篇名)
题名应选用最恰当、简明的词组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论文所涉及的课题或基金项目,请在文题页左下角脚注中注明,括号内注明编号并上传项目批文。如“×××基金资助课题(×××)”,脚注与正文之间用横线隔开。
2.2 署名
文章的每位作者应是论文学术内容的创始构思者或设计者、实验数据的采集者并能给予解释者、能对编辑部提出的审改意见进行修改者、能在学术界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对本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可写在致谢中。每篇论文作者的排序应在投搞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一般不再作变更。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科室名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置于作者姓名之下,作者单位不同时,在名字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标明。论著稿请在脚注中标明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或研究方向、e-mail地址。通信作者资料要求与第一作者简介相同。
2.3 中英文摘要
本刊论著文章所附的中英文摘要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中文摘要250字以内。结构式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部分,以上4部分连续排列,各部分的撰写要求如下:(1)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3)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4)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照,英文摘要请写文题,列出所有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国人作者姓名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2.4 关键词
本刊采用浅标引,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标引的关键词应针对文章所研究的重点内容。请尽量使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的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的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如“食管异物”一词,在MeSH中查不到,则可用MeSH中列有的“食管”和“异物”两个主题词分别列出;(2)如果无法组配时,可根据树状结构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如“五硫化物”(MeSH中无)则可标“硫化物类”(MeSH中有);(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亦以MeSH为准,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列关键词时,各词汇之间用分号。
2.5 正文
2.5.1格式和层次结构:论著、研究报告可按照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撰写。各层次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一级标题序号用1、2、3…;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1.1.3…。编号层次一般3级,最多不超过4级。各层标题应简短明确,同级标题不应时有时无。段落内序号可用(1)、(2)、(3)…;下一级用①、②、③…。
2.5.2引言:简要介绍立题的目的、研究背景或理论依据、研究设想及意义。
2.5.3材料与方法:扼要叙述研究对象的特征,主要实验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涉及人和动物的研究需提供伦理学审查批文。所用方法凡有文献记载者,引用文献即可;对方法有改进者须详述改进之处;创新的方法应详加叙述。要求所有方法均可重复验证。
2.5.4结果:应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数据和所观察的对象。所有数据均需经统计学处理。根据情况选用文字、图和表表达,但三者不能重复;不展开论证;不引证他人资料。
2.5.5讨论:应围绕研究结果进行。着重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可与前人的有关结果进行比较论证,探讨尚无定论之处。客观真实地解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切忌偏离研究结果地罗列资料。
2.6 图表
图表应有自明性,可用文字叙述的则不必用图表,图表不相互重复。图表随文,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说明性的资料置于图(表)注释中而不放入图(表)内,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认的缩写。本刊采用三线表,表中取消竖线。图要精心设计,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大小适宜;照片用彩色片,分辨率不低于600dpi,反差须鲜明,清晰宜辨,显微照片应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原始图片应以独立文件发送。
2.7 医药学名词
医学名词应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准。尚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原词或注释。药名(包括中药)以《药典》(2010年版)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其化学名,不用商品名。
2.8 缩略语
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特别是英文缩略语。摘要及正文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处在括号中注明中文或英文全称。
2.9 文字及标点符号
简化字按国务院1986年10月15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通常可参照新版的《新华字典》。标点符号以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2.10 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如m(质量)、t(时间)、λ(波长)等;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下角标,如物质B的量浓度cB,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等。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例如秒(s),分钟(min),小时(h),天(d),国际单位(IU),千克(kg),米(m),压力、压强、应力(Pa)。文稿的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即把量符号写作分子,单位符号写作分母。例如:“m/kg”(质量单位“千克”),“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等。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如葡萄糖、钾、尿素、卤素、CO2结合力用mmol/L,胆红素、皮质酮、肌酸、铁、铅、抗坏血酸用μmol/L,蛋白结合碘、肾上腺素、汞、黄体酮用nmol/L,雌二醇、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B12用pmol/L;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如生化指标总蛋白、总脂用g/L。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应改为物质的量浓度,更不宜使用不是计量单位的“%”来表示每百毫升(dL)。
组合单位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1条,也不可混用斜线和负指数幂,即不能用ng/kg/min或ng/kg·min-1的形式,要用ng·kg-1·min-1或ng/(kg·min)的形式;组合单位的分母中一般不加词头,一般也不在分子分母同时加词头,如kJ/mol不写成J/mmol,MV/m不写成kV/mm。
2.11 数字用法
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至5×109应为3×109~5×109,或(3~5)×109,不能写成3~5×109;百分数范围20%至30%应为20%~30%,不能写成20~30%;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 mA不必写成1.5 mA~3.6 mA。偏差范围:(25±1) ℃不写成25±1 ℃或25℃±1℃;(50.2±0.6)%不写成50.2±0.6%或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量值相乘写为:50 cm×80 cm×100 cm,不能写成50×80×100 cm或50×80×100 cm3。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数学公式例外。检验结果构成比统一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数,如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占75%,应写成0.75。
在一组中的x±s的有效位数要一致,考虑到个体的变异,一般按标准差s的1/3来定位数,如(3 614.5±420.8) g,s的1/3超过100 g,平均数波动在百位数,故应写(3.6±0.4) kg。又如(8.6±0.27) cm,s的1/3=0.09 cm,达小数点后第2位,故平均数也应写到小数点后第2位,即(8.61±0.27) cm。
2.12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表示(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钮);(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2.13 致谢
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单的文字表示感谢。原则应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方可提名感谢。致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2.14参考文献
按国标GB/T 7714-2015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其著录要求如下: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如:“……张××[1]、王××[2-3]、李××等[4-6]对这一现象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7]。”尽量避免用摘要作参考文献引用,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迅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二次文献不宜作参考文献引用,应引用其原始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不用“和”或“and”,而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所列为准,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参考文献编排格式示例:
连续出版物(期刊):
[1] 柯尊平,王家宁,王磊,等.PEP-1-SOD1对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1):16-18.
[2] Richardson S,Browne ML,Rasmussen SA,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periconception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craniosynostosis,omphalocele,and gastroschisis[J].Birth Defects Res A Clin Mol Teratol,2011,91(7):623-630.
专著:
[3] 吴东海.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9.
[4] 杨晓媛,吴 勤.现代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335-348.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5] 梅长林.透析远期并发症[M]//梅长林,叶朝阳,戎 殳.实用透析手册.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01-405.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承办。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且是卫生部直属单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核心期刊之一,由万方数据库独家收录全文。 本刊设有妇幼保健、妇儿临床、生殖医学、生育健康监测、遗传与出生缺陷、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基础研究、研究生论文精选、专家讲座、综述、会议记要、...
1 征稿范围 本刊主要发表反映心理学前沿和热点的综述性评论文章,一是内容新,二是有独到见解。设置栏目包括“主编特邀”、“研究构想”、“元分析”、“研究前沿”、“研究方法”等。中文或英文投稿均可。 “主编特邀”栏目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重大研究项目已经结题且有一系列重要发现...
来稿须知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
1、我刊着重报道抗、生素药物的科研、生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科进展,内容包括抗生素类药物的筛选、合成工艺、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临床应用、生产情况、新药介绍及新技术新设备介绍等方面。报道形式以综述、编译、临床报告、信息及文摘等为主。2、本刊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拒收任何由第三方代写的论文,经确认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将被本刊列入黑名单,永不发表其稿件;对于因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引起著作权纠纷的...
来稿须知 本刊是古脊椎动物学及有关问题(含脊椎动物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埋藏学、古生态、古气候、古环境等)研究的学术期刊,登载的文章包括专门性论文、报道、学术动态、书刊和文章的评介、综述以及国内外工作方法和经验的介绍等。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外古生物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方面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全年出版4期,每逢1、4、7、10月份出版。为提高本刊的学术质量,特作如下稿约。 ...
简介《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创刊于1982年,经新闻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现为月刊。创刊以来一直是各种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现已与全国500余家学术刊物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其办刊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百家争鸣,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努力奋斗。栏目设置数学研究 物理学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学研究 生命科学研究 化...
简介《华夏考古》杂志(CN:41-1014/K)内容丰富、思想健康,1987年创刊,目前以双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主要发表全国各地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和简报,根据文物、考古发掘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译文和探讨考古理论与方法的文章,有关文物科学技术保护方面的论文和资料。发文方向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城市考古与保护、大运河考古发掘、学术动态来稿须知①有关著作权事项: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
《工程管理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综合类国家科技期刊,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的综合类国家科技期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原名《建筑管理现代化》,双月刊,1987年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CN23-1561/TU。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
简介《软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软件与数据库技术研究、应用技术与研究、网络与通信、图像处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与识别等。《软件》致力于创办以创新、准确、实用为特色,突出综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时报道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为国内计算机同行提供学...
简介《粮油仓储科技通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仓储管理、仓储技术、四项储粮新技术、储粮害虫防治、仓房建设与粮仓机械等。《粮油仓储科技通讯》是专门面向全国粮油仓诸保管、防化、质检和管理人员的科技刊物,促进全国范围的粮油仓储科技交流,及时反映粮食企业多种经营信息,更好地为粮食仓储企业的改革开放服务。来稿须知(1)...
影响因子:1.000
影响因子:2.73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4.897
影响因子:3.022
影响因子:3.022
影响因子: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