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劳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劳动学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多家研究机构和几十所综合大学列入社科类核心期刊。
《中国劳动》以提升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根本目标,致力于劳动经济、社会保险、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产业领域研究,关注重大的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坚持选题前瞻性、内容原创性、论证严谨性、结论实用性。
一、来稿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本刊坚持一稿专投、反对一文多用,凡已在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
2.来稿应为作者与其合作者独立研究完成的作品, 内容不得涉及国家机密, 也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
3.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
4.建议来稿字数15000字以上,参考文献以近三年的文献为主。
(二)范式要求
1.论文正文应包括六部分内容: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理论演绎(理论模型、理论框架、理论视角、假说),实证检验,结果讨论,结论和启示。
2.问题提出:论述本文研究的重要实践基础、文献基础及选题的意义。论述选题的意义要有事实支撑,切忌泛泛而谈。
3.文献综述:围绕论文选题,对近5年的相关文献做理论性和系统性的文献述评,重点梳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体现前沿性。一般性综述建议并入前言和讨论,有关方法方面的文献并入实证检验部分。
4.理论演绎:构筑研究该问题的“理论框架”,体现论文独特的理论研究视角、理论研究逻辑和脉络,避免把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相混淆。文中请勿出现知识性、资料性内容和教科书式的描述,以及照搬国外理论模型的推演。
5.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对“是什么”和“为什么”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检验。实证检验必须有理论支撑,模型设计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创新性,尽可能运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解释要有深度,与理论分析相呼应。
6.结果讨论:对实证部分的结论展开讨论,与相关文献的发现进行比对,揭示本文研究的实质性新贡献,讨论本文的新发现对既有理论、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7.结论和启示:“结论”要求语言简练,避免与摘要和前文分析重复,简要归纳论文发现。“启示”或“政策建议”是对全文核心观点的升华和自然延伸,指出本研究可拓展的方向、可应用的新领域,体现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要突出对理论发展和实践的意义。
8.[摘要]阐述明论证方法和过程,突出全文的核心观点和思想精华,字数以 300—400 字为宜。
[关键词]以 3—5 个词为宜,以紧扣主题和体现论文价值的词语为主
论文题目和标题不仅高度精炼,而且彼此之间逻辑一致。
10.使用规范性的学术语言,避免出现大话、空话、套话、虚话,即“正确的废话”。内容精炼,概念要规范,杜绝不规范的概念创新。
二、来稿格式
(一)封面格式
1. 标题下面列示作者时,多个作者之间用“ ,”隔开。
2.[作者简介]格式为:姓名,作者单位+职称/职务。通讯作者,电子邮箱。作者单位具体到二级单位(学院),在读研究生要具体写明“博士(硕士)研究生”;已获学位,要写明经济学博士或管理学博士。文末写上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和通讯地址。
3.[基金项目]仅填写国家级或省部级资助项目,基金项目具体到项目类型(重大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等)。格式为:项目类型+“具体项目”+(批准号 ***)。
4. [中图分类号]只填写一个
5.英文标题和摘要于【参考文献】后,英文标题和摘要与中文内容一一对应。标题除介词外,单词首字母一律大写。作者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有两个字的,中间 用“-”连接。
(二)正文格式
1.页面设置。全文请使用Microsoft Word编辑,纸张大小为A4,设置文档网格每页31行、每行37字。
2.标题及编号。一级标题用“一、”等编号,二级标题用“1.”等编号,三级标题用“(1)”等编号,四级标题用“①”等编号。一级标题居中,二级及以下标题左对齐。前三级标题独占一行,四级标题与正文连排。全文采用宋体字,一级标题4号字加粗,二级标题5号字加粗,三级及四级标题与正文5号字不加粗。
3.中英文简称或缩写。使用简称或缩写时,需在中文全称或英文全称第一次出现时加括号注明,如“国内生产总值(GDP)”、“研究与试验发展(R&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4.数学公式。推荐使用Mathtype录入数学公式。公式中的变量无论大小写均使用斜体,正文中引用公式中的变量时应与公式中保持一致。公式中的数学符号和数字使用正体,表示矩阵的字母用加粗黑体斜体。公式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放在小括号内右对齐。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公式序号应为“式(1)”,而不应为“一式”、“1式”或“(1)式”等其他序号。
5.正文数字涉及本文计算数据的,小数点后统一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正文数据来自文中表格数据,将表中四位有效数字按四舍五入处理为两位有效数字放入正文中。
6.标点符号的使用。除英文参考文献及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JEL分类号之外,论文其他部分应使用中文标点符号。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应遵守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
7.注释。注释以脚注形式放在当前页,脚注采用①②③编号,每页独立编号。
8.表、图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表格式。表名在上,图名在下,五号黑体。表格一般为三线开口表,表格顶线、底线是粗线,栏目线是细线。表中数据小数点后保留至二位数。表内文字为楷体10号字。图、表必须一一标注“资料来源”(一般而言,如果是作者绘制, 标注“作者绘制”、“作者计算”或者“作者整理”),六号宋体。表、图须随文排,文中应注明“见表1、图1”、“如表1、图1所示”等字样,正文文字在前,图、 表在后。图、文并排时,左边文字,右边放图。
9.文中引用文献采用“作者-年份”制格式,具体有“作者(年份)”、“作者1和作者2(年份)”、“作者1等(年份)”、“(作者,年份)”、“(作者1、作者2,年份)”、“(作者1等,年份)”、“Author(年份)”、“Author 1 & Author 2(年份)”、“Author 1 et al.(年份)”、“(Author,年份)”、“(Author 1 & Author 2,年份)”、“(Author 1 et al.,年份)”等格式。引用参考文献时,中文文献使用作者全名(包括中文文献中的英文作者),英文文献使用作者姓氏。
引用同一作者、同一年份的多篇文献时,在年份后按篇名排序依次添加a、b、c等字母以示区分。连续引用多篇文献时,同一作者的不同年份之间使用逗号隔开,如“作者(年份1,年份2)”或“(作者,年份1,年份2)”;不同作者的文献之间使用顿号或分号隔开,如“作者1(年份)、作者2(年份)”或“(作者1,年份;作者2,年份)”。
(三)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列于文章末尾,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要与文末列出的一一对应。中文参考文献在前,英文参考文献在后,并按作者姓名、出版年份、篇名排序。
中文文献中多个作者之间使用逗号隔开;英文文献中多个作者之间使用逗号隔开,但最后一个作者之前使用&隔开。英文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编者)姓名须用全称。英文参考文献中,标题的实词首字母须大写。
1.期刊论文
格式:作者.文献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页数.其中,英文期刊论文一般须同时标注卷和期。如:
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经济研究,2007(1): 126-131.
Engers, M., and J. S. Gans. Why Referees Are Not Paid (Enoug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5):1341-1349.
2.专著
格式: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
多个作者之间用“,”隔开。引用译著时,标注作者国籍,将译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如:
蔡昉.超越人口红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Fukuyama,F.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M].New York: Free Press,1999.
3. 析出文献
格式: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文集责任者.文集题名[C].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
其中,英文文献中,单个编者后使用“(ed.)”,多个编者后使用“(eds.)”。如:
黄益平,蒋庭松.刘易斯转折点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一般均衡分析[A].蔡昉,杨涛,黄益平.中国是否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工作论文
格式:作者.文献题名[R].机构论文,发表年.如:
李实,万海远,谢宇.中国居民财产差距的扩大趋势 [R].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工作论文,2014.
三、投稿方式
本刊全部采用网络投稿系统。
四、审稿周期
本刊审稿周期一般是三个月,如超过三个月未收到本刊任何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但请向编辑部确认。
文章录用后,作者可联系编辑部办理纸质期刊的快递事宜。
来稿须知1.本刊主要刊登电力科研、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工程技术及综述性论文,报道国内外电力行业的最新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2.文稿要求观点明确、数据可靠、言简意明、重点突出。请作者在投稿前对文稿仔细核对。3.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4.每篇文章原则上总字数不超过6000字(包括图、表),图、表合计不超过8幅,且均应编排序号、名称。5.文稿中引用他...
来稿须知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
1,来稿应符合本刊学术定位要求,注重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采用规范的经济学术语言,突出论述深度,尽量避免一般知识性描述,力戒教科书化和空泛议论。2,投稿论文应为作者原创、未公开发表,作者应认真遵守著作权法,引用、参考他人观点应注明出处,文责自负。 3,学术期刊论文在5000字符以上,综述在5500字符以上,论著在5500字符以上。4.来稿请附350-400字的摘要、3~5个关键词。5.参考...
来稿须知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刊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特向广大作者提出进一步加强学术论文在作者简介、摘要以及参考文献等方面的要求。 一、作者要在文稿适当位置写明自己的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 二、在文章首页脚注处注明作者简介,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列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或出生地、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信息)...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期刊,是预防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广大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本刊编辑委员会由国内知名的专家和预防医学领域的9名院士组成,编辑部主任为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高水平的专家队伍为办好《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
来稿须知1 征稿内容 (1)棉纤维的品质检验与评价。 (2)新型纤维尤其是功能性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3)多元化、精细化、柔性化、差异化背景下的纺纱、织造理论研究。 (4)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器材应用于棉纺织研发、生产中的效果和体会。 ...
来稿须知 《中国农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著名农业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教授担任主编,30余所重点农业大学的知名专家为副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农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1984年创刊,2011年起为旬刊,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一、稿件要...
《中国商论》杂志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国家级权威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337/F;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0298。邮发代号:82-970。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2004版)收录期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全文收录,中国知网优先...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创刊于2011年,由1979年创刊的《试采技术》传承发展而来,现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华东石油局主办。本刊以面向油气田科研与生产,促进我国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国内有关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工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水平和方向。  ...
《预防医学》杂志1989年9月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3-1400/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5087)。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主办,《预防医学》编辑部编辑出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
影响因子:3.661
影响因子:2.60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00
影响因子:0.7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014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