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患者王某,男,61岁,因呕吐1天至某医院急诊科就诊。根据症状和检查检验结果,住院医师考虑可能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胃肠炎,予以快速补液、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当日18时,患者离院。
当日19时许,患者到家,食用少量白粥,后呕吐咖啡样物质,但患者拒绝至医院就诊;24时左右患者再次呕吐,家属呼叫“120”。急救车到达后,医生给患者查体,予以补液,后患者呕吐大量红黑色物质并丧失意识,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患者系消化道出血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引起死亡。患者家属认为该医院急诊科治疗处置不当,医患双方因此产生医疗纠纷。
当地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认为,患者病情严重,住院医师对患者体征记录不全,未进行病情观察记录,未充分分析判断病因,未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未完善相关检查,未采取急诊留观,未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患者输液后离院时无复查记录,无风险告知记录。患者离院后呕吐持续加重,在家中死亡。尸检证实为消化道出血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引起死亡。医方存在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对等责任。
实际情况面临矛盾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生一旦获得医师执业资格并经注册成为执业医师,便具备了医疗权,可以独立实施诊疗行为。可实际上,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仍然有等级之分,不同等级医师不仅在临床经验与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在管理层级、执业权限等方面也存在分级管理的差异性。
在上述案例中,医务人员的过错核心在于自身临床经验和诊疗水平不足,未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未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请求协助。其本质是未能履行合理的结果预见义务并采取合理的结果避免措施,故违反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但在实践中,如果住院医师经验水平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疾病存在的风险,也就意识不到向主治医师汇报。相反,若住院医师经验水平较高,可以充分认识病情,便具备了独立处理的能力,因而无需向主治医师汇报。
不仅如此,若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汇报过多,不同层级医师的职责设定便形同虚设,增加了人力成本,也不利于主治医师对住院医师的指导。若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汇报过少,则增加了诊疗的过错风险,无法保障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因此,如何把握应有的尺度,明确诊疗活动中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汇报的范围和条件,尤为重要。
汇报范围可分为两类
在《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有多项制度均对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汇报进行了要求,这些要求体现的是医院诊疗管理中的注意义务。综合各项制度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将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的汇报范围定义为两类情况——重大事项和异常事项。
重大事项,是指风险较大、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等密切关系患者生命健康的事项。具体来讲,包括急危重症、手术、输血、特殊药品、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没有明确诊断或诊疗方案难以确定、疾病在应有明确疗效的周期内未能达到预期疗效、转科转院等情况。结合本案而言,建议明确急诊科在接收病情分级为1级和2级的患者后,住院医师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请求协助指导。
异常事项,是指非计划、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事项。具体来讲,包括出现病情变化、并发症、不良事件、医疗差错、非计划再次住院、非计划再次手术、低风险死亡等情况。结合本案,为了防止住院医师因经验不足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发现异常事项,建议急诊科建立主治医师定期巡视动态评估制度,至少每2小时将急诊科现有患者进行一次动态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问题。
此外,关于汇报的形式,实践中包括现场当面汇报、电话汇报、书面(包含电子邮件)汇报,以及讯息(包含短信息、微信等)汇报等多种形式。对于什么情况应认定为住院医师尽到了汇报义务,同时主治医师尽到了指导义务,目前法律法规并未给出明确规定。但从汇报的完整性、便捷性、时效性、交互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应首选现场当面汇报,然后是即时讯息汇报、书面汇报。电话汇报虽最为方便普及,但信息衰减最严重,故不推荐。
从患者安全角度考虑,既然住院医师已经将重大事项或异常事项告知,主治医师则应到现场当面听取汇报,亲自诊查患者并给出指导意见。主治医师在履行指导义务后,应现场对住院医师的医嘱、病历或处方进行审核并签字认可,而不应在事后审查追认住院医师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制度设计中预防风险、防范差错的作用。
转自健康报网
本项纳入4,129名疑病症患者及41,290名对照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悖论:疑病症患者尽管普遍担心疾病和死亡,但随访期间的死亡风险却高于一般人群,无论是全因死亡(高69%)、自然原因死亡(高60%)还是非自然原因死亡(高143%)。根据ICD-11,疑病症(6B23)患者存在持续的先占观念或恐惧,即自己可能罹患一个或多个严重的、进行性的或威胁生命的疾病。这种先占观念可以伴随以下任何一种形式:(1)反复...
前言:在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关键的光纤通信技术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计算机通信网的建设和完善上,光纤通信技术成为最为主要的通信传输技术。它有着其他通信技术难以企及的优势。但同时也不可能否认,它的应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去改进。本文通过对具体的光纤技术应用的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此技术的运用效果,更好的让它造福社会,造福于国民。 1.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 1.1排除...
在全球医药产业创新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改良型新药正以"政策驱动-市场需求-技术突破"的三重逻辑重塑行业发展路径。正如2024改良型新药峰会专家共识中张强院士所强调的"药物递释系统创新是突破临床价值瓶颈的核心路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进一步明确其定义——在已知活性成份(API)基础上,通过结构、剂型、给药途径等优化实现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
各位参加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小伙伴们注意啦!今天(2025年6月12日)可是个大日子,你们的成绩终于新鲜出炉了!就像等外卖一样盯着手机刷分的日子结束了,赶紧动动手指查起来吧——查分姿势大全,总有一款适合你最官方的渠道当然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官网,直接搜这个名字,点进“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区,找到“成绩查询”按钮,用你报名时的账号密码登录就行。懒得记密码?绑过微信的话...
1、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1.1备选方案厂址区构造地质条件 “官塘桥”场地场地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下伏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t)。“大石板”场地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2l2)。岩层产状较乱,总体为单斜缓倾构造,倾向120~175°,倾角15~35°。其地质构造相对较复杂,构造地质条件不如“官塘桥”场地良好。地貌拟选场区属于溶丘洼地、溪流沟谷及坡缘阶地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房宏琳:人是经济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而青年人才更是兴邦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高素质青年创业人才的稀缺是中小城镇发展的痛点,中小城镇应如何筑巢引凤、聚财引智,不仅事关我国诸多中小城镇的发展,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本期青年论坛聚焦这一话题,恰逢其时,社会价值和实践意...
职称评审如同一场没有补考机会的终极测验,距离申报通道关闭的每一天都在倒计时。有人将材料准备比作建造摩天大楼,封顶时刻的璀璨建立在钢筋水泥的扎实结构中。那些在截止前三天才匆忙整理文件的行为,无异于在浇筑混凝土时企图用纸张代替钢筋,看似完成了结构搭建,实则埋藏着坍塌隐患。业绩报告不是流水账而是成绩单35%的未通过案例暴露着共性失误:申报者将日常工作记录等同于业绩成果。真正的业绩报告需要呈现"做了什么"...
凌晨三点的医院走廊,白炽灯管在寂静中发出轻微的嗡鸣,52岁的张护士推着治疗车穿过第八病区。这是她本周第三次值大夜班,膝关节传来的刺痛让她不得不放慢脚步。治疗车上摆着三十多份输液袋,重量相当于每天搬运1.5吨医疗物资——这个数字放在物流行业,足以让壮年搬运工皱眉。当延迟退休从政策文件渗入现实职场,医疗系统首当其冲承载着这场银发浪潮。某三甲医院护理部的档案显示,45岁以上护士占比五年间从12%攀升至2...
在临床医学领域,副高级职称评审是专业能力与职业操守的双重考验。许多医生埋头钻研业务却忽视了评审材料的"否决红线",如同手术台上精准避开血管神经般,这些红线一旦触碰,所有努力将功亏一篑。学术不端:科研诚信的生死线某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因论文图片重复使用被取消评审资格,这个典型案例揭示了学术造假的毁灭性后果。学术不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篡改(如将阴性结果伪造成阳性)、剽窃他人成果(直接复制段落或创意)、第三...
2025年度卫生资格电子证书下载通道已于今日正式开放,广大考生可通过指定官方网站完成证书获取。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资质证明,该证书的数字化升级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也为持证人员提供了更便捷的查验方式。本文将系统介绍电子证书的下载流程、防伪验证方式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一、电子证书核心优势解析与传统纸质证书相比,卫生资格电子证书具有三大显著优势:首先是即时获取特性,通过加密传输技术,合格考生在成绩公布...
影响因子:7.28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80
影响因子:1.503
影响因子:0.9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