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收支管理、特别是基层收支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 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收支管理、特别是基层收支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和规范非税收人管理,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但改革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制,文章拟结合工作实践,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人管理提出粗浅见解。
一、非税收入的 历史 沿革和特点
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必须对非税收入本身的历史和特点进行研究。只有掌握了非税收入的 发展 规律 、特点和管理要求,才能正确地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一)非税收入的历史沿革
非税收入的概念和范围在《财政部关于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04]53号)中已经有了明确界定,这里不再赘述。非税收入概念源起于预算外资金概念,预算外资金最初泛指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性基金、专项收人、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等,因为管理较为松散,多数未纳入预算管理甚至未纳入财政管理,故名之“预算外资金”。随着改革的推进,管理的加强,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了预算管理。捐赠收入、彩票公益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也涵盖纳入财政管理的范围。预算外资金的概念渐渐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非税收入概念应运而生。非税收人概念及其范畴的提出,是深化改革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规范收人机制上向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相比,不简单是范围的扩展,管理方式的改变,而是一个质的飞跃。非税收入与税收并列,这样从理论上就把非税收入摆到了与税收同等的高度,提高了非税收入的重要性。
(二)非税收入的特点
非税收人是指除税收以外,巾各级、周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职能的社会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权力、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财政收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相对于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来说,非税收入具有灵活性、补偿性、专用性、不稳定性、非普遍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灵活性:灵活性是指非税收入在实现财政职能上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补偿性:按照公共财政理论,社会需要分为纯公共需要和准公共需要,纯公共需要由通过税收全部满足,社会准公共需要则只能由税收部分满足,不足的部分则要收取一定补偿费用,这就是非税收入的由来。专用性:非税收入是提供准公共服务取得的收入,带有一定的补偿性。不稳定性:税收具有固定的税率、征收范围,调整变动一般较小。非普遍性:非税收入的普遍性,是指征收非税收入不带有普遍性,只是向需要提供准公共服务的人群征收非税收入,而不需要提供准公共服务的人群则不需要缴纳非税收入。自主性:府非税收入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方设立的自主性;二是缴纳的自主性。
由于非税收入内容广泛,性质不完全相同,归纳的特点,对于非税收入主体是适用的,但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每一项非税收入。充分认识和深刻领会非税收人的特点,对于加强和规范非税收人管理,提高非税收入使用效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进展情况
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是对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的深化和拓展,同时也对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4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财综[20o4153号),正式吹响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号角。《通知》的下发,对非税收人管理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明确了非税收入管理范围,确定了大的指导方针。从地方到,对于非税收入管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加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对于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很多地方财政部门都陆续成立了非税收入专职管理机构,为加强非税收人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制定了一些地方性非税收人管理法规和文件,为全国性立法作出了有益探索。三是将非税收人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通过编制综合财政预算,实现了财政收入的统筹安排。四是建立了非税收入年度稽查制度,加大了非税收人的监督管理。五是强化征管措施,加强了征收管理。实行了收缴分离制度,有效地杜绝了执收环节截留坐支行为的发生。改革推行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改革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没有统一同定的管理模式,非税收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认识不一,很多地方还停留在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观念和模式上。离规范化、 科学 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本扩张、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并购融资是实施阶段的程序之一,是进行并购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在分析归纳我国并购企业融资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提出了必须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增强并购基金的作用、扩展海外融资、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改善银企关系等建议。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并购是企业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对外扩张,整合资源以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银行业在其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风险程度逐渐提高。如何保障商业银行趋利避害,加强风险管理工作,是我们在工作中应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一、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商业银行风险是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实际收益和资本、信誉等蒙受损失。按照《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要建立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的、可靠...
随着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面对 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知识产权形势,我国必须加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保护国家的技术妄全,促进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限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国际竞争形势使得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如果说资本是工业文明的标志,知识产权则成为知识文明...
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问题是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对区域创新系统和知识共享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区域创新系统内主体要素之间的知识共享能力作为切入点,对区域创新系统主体要素之间的知识共享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为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财务信自、的质量由于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经济利益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再加.上国家立法开始加重对信息质量的鉴定师—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投资者、债权人因利用财务信自、遭受损失而起诉注册会计师的案例急剧增加:以至有学者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迎来了“诉讼风暴”(李若山、何红1999)这种无节制的诉讼不仅耗费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精力和财...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大多数企业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从实践来看,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不同企业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并购的整合不利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人力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已成为影响企业并购成功的最主要原因。针对企业并购中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风险,文化整合、有效沟通以及核心员工的保留等应是企业并购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并购作为扩大企业规模...
近期发生的几起信息安全案件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其共同的特点,指出央行资金系统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剖析了央行资金系统的安全隐患,并就今后的系统加固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最近有关媒体披露的涉及信息安全的两起案件引起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一起是发生在广东省的“深圳彩票案”(《南方日:~}2009年7月10日),一起是发生在湖北省的“地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具有行为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主体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而违法认定和法律规制更加困难。 20世纪6O年代.经营者就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来加快相互之间信息的传递;9O年代后,国际互联网(WWW)的逐渐普及,电子商务迅速地发展起来。电子商务的出现,带来了商业运营模式的变革,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越来越...
本文分析了工程招投标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从完善自身运行机制和改善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了预防工程招投标中不正当竞争的相关建议。 在计划经济时代,工程建设的承包主要是由发包方的领导或其主管上级部门确定的。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有助于滋生腐败。因此,我国开始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是当前建筑工程发包的主要形式,它以公平、公开、公正为...
巴基斯坦是我国西出印度洋、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局的关键所在。我国是巴基斯坦的安全保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存在着巴方贸易逆差逐年扩大、我国对巴方投资不足和双边民间层面交流不足的结构性缺陷。本文对如何发展和深化中巴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了建议。 中巴是患难见真隋的友好邻邦和战略合作伙伴,是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胡锦涛主席用“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813
影响因子:1.197
影响因子:2.090
影响因子:3.27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