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了以知识服务为主体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管理。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隐性知识;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使组织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处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组织来说,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去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组织学习、对组织知识进行管理是使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因此,明确以知识服务为主体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隐性知识并对其进行管理,对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核心竞争力的凝练和提高,乃至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l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介绍
1.1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的内涵及特点
1958年,KarlPolanyi对知识进行分类,首次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被认为是对知识认识的重大突破。所谓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定理、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因此,显性知识被包装成正式的信息知识,存放在各种文献中,如报告、手册、文章、专利、图形、图像、软件等,由此,显性知识也被称之为编码型知识。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难以格式化的非编码型知识。它产生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和背景,是从实践层面得来的经验性知识,往往被实践主体不自觉和无意识地运用。通常表现为经验、技能、专长、印象、灵感、洞察力、直觉、心智模式、预见性、信仰、价值体系(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风俗等。
从二者的传播模式看,也具有明显的区别:显性知识被创造出来后,经过编辑成为独立于其创造者的知识,通过问接的方式进行传播并被重复利用,其管理策略采用的是“人到文档”的方式。而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传播是通过“人到人”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根据以上论述,结合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实际可知,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的内涵及特点表现为:(1)参考咨询服务的隐性知识是咨询馆员个体在长期的咨询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个性化、经验性知识;(2)参考咨询服务的隐性知识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相关联。一旦脱离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其隐性知识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如适用于某些特定用户的隐I生知识可能会因为用户或资源的变化而失效;(3)参考咨询服务的隐性知识与咨询馆员个体无法分离、存在于即时的咨询活动中,在被使用时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而且稍纵即逝。
1.2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是由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1.2.1参考咨询服务提供的主体服务是知识服务
从参考咨询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角度看,参考咨询服务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采用现代化通讯、计算机、网络设备与技术手段,依托各种载体、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多种咨询服务方式,通过各种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各类型、各层次咨询问题的活动。因此,可以说,参考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知识含量较高的专业服务,主要依靠知识为用户服务。
1.2.2参考咨询服务提供的产品具有特殊性
参考咨询服务是知识密集型服务,其服务产品的提供不像一般工业制成品那样,对机器高度依赖,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而是主要依靠咨询馆员根据不同的具体问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用户的各种复杂问题。在咨询馆员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中,一部分是咨询馆员间共有的知识,更大一部分则主要是依靠咨询馆员的经验、灵感、洞察力、咨询技巧或独有的信息资源、咨询工具等隐性知识来完成。因此,参考咨询服务产品的提供与咨询馆员的隐性知识密不可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1.2.3参考咨询服务过程中与用户形成的关系特殊
参考咨询服务中,不仅服务产品依赖于咨询馆员个体,用户关系也依赖于咨询馆员个体。比如,在具体的参考咨询服务中经常能看到这种情况:相应学科领域或行业内的用户更愿意比较稳定地接受相应咨询馆员的服务。更有甚者,当相应咨询馆员暂时离开或永久离职的时候,用户可能会很失望的“改天再来”甚至选择离开。因为用户认为,在该部门,他已经不能得到像离开或离职的原来咨询馆员提供的可以比较信赖的服务。表面上看,这是用户关系问题,本质上也是对特定知识的依赖。
2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的管理
2.1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的识别
要对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进行管理,首先应当对其隐性知识进行识别。而识别的最直接方法是对隐性知识进行分类。
按隐性知识依附的主体划分,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隐性知识可分为个体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依附于咨询馆员个人,主要以经验、技能、直觉、灵感等形式存在,是很难被其他咨询馆员个体掌握的高度个性化的知识。集体隐性知识依附于组织,是某一具体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部门区别于其他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部门的人格化特征。所谓人格化特征,具体是指该部门的价值体现(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氛围等。
按隐性知识自身的特征划分,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隐性知识可分为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和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前者主要包括那些不可或难以编码和表达的咨询技能(或技巧)、专长、诀窍等,而后者主要包括咨询馆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的灵感、直觉、心智模式及预见性等。
2.2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
2.2.1在部门内营造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良好环境
在部门内营造有利于隐眭知识共享的良好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优秀的组织文化是实施有效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这一点是由知识的特性和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特点决定的。知识资源不像物资资源那样有形、可计价、易管理,创造知识、分享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无形的活动,它不易被监控也无法以外力强迫。因此,应当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使咨询馆员树立整体观和互惠观,鼓励进行隐性知识交流,打破个体、团体及部门之间的知识壁垒;二是结合工作实际的需要,努力把参考咨询部门建设成学习型小组、团队。按照美国管理学家戴维·A·加文的观点,学习型组织在以下5个主要方面是出类拔萃的:即系统地解决问题、采用新的方法进行实验、从自己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他人的经验和优秀实践中学习、在组织中迅速有效地传递知识。在这5点被称为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石”的特征中,有3点涉及的是组织及个人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传递。因此,把参考咨询部门建设成学习型小组、团队,有利于加快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传递;三是建立知识共享奖励机制。管理实践表明,最轻松、有效的管理是制度管理。隐性知识的共享交流要想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配备有良好的鼓励学习、创新、共享的激励制度。
2.2.2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交流模式
如前所述,参考咨询隐性知识是存在于咨询馆员头脑中的心得、体会、经验等。这些知识一般都是紧贴问题解决方案,是多年问题解决方案积累的精华,一般是难以编码的。因此,隐性知识的管理是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的重中之重。应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共享交流模式。
其管理思路是:首先,在部门内部进行知识需求调查,明确参考咨询馆员的知识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部门内部隐性知识的关注点;其次,在了解了部门内隐性知识的关注点之后,把相关咨询馆员掌握的隐性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利用先进的知识管理设备、工具和手段,建立隐性知识交流平台。具体说来就是,利用先进的网络设施,建立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中心,将一些共性问题集中进行管理,目的就是在部门内部提供一个通畅的知识共享和知识交流的途径,使咨询馆员知道从哪儿能够获得需要的知识;第三,对于咨询馆员的个别需求,建议小范围内进行,如“一对一”、“一对多”的模式开展知识共享交流。
3参考咨询隐性知识的发展与创新
在一个组织内,个人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先进的隐性知识管理体系,是对个人隐性知识的开发、引导和引爆,使其最大限度地转化和融入集体隐性知识当中。管理实践证明,参考咨询隐性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只有通过建立学习型参考咨询团队才能实现。因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在个体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超越和心智模式改变的基础上,通过对团队行为和共享行为的强调,从而实现团队、组织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超越”和“心智模式”改变的过程。因此,只有将参考咨询部建立成学习型团队,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部门内部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发挥咨询馆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充分赋予它最需要的突破式创新。
澳门学校图书馆以生本教育理念构建中小学知识和信息资源中心,加强知识信息管理.努力为学校实施生本教育服务 论文关键词:生本教育学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 基础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其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亦随之而发生了变化,师生对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文献信息量迅猛增长的今天....
以大学图书馆为对象,阐述组织创新在大学图书馆中的运用。首先,介绍了大学图书馆进行组织创新的动因;其次,探讨大学图书馆组织创新需要考量的因素以及面临的障碍。最后,强调了创新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大学图书馆应该科学求实地谋求发展。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其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不论是内在或外在环境的任何改变,当组织绩效不如预期时,便会产生变革的需要,而创新正是促成其变革的工具。不创新即死亡,...
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应树立怎样的成本控制观念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本人作为一名成本管理者,认为应重视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管理的环境是成本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目前市场环境来说,市场已明显进入了“微利”时期。因此,企业几乎不可能依靠高价格获取利润。计划体制下的“节能降耗...
现代档案管理是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及其他资源的重要信息渠道.创新服务手段,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现代档案管理必须拓展服务领域,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文化建设. 现代档案管理是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及其他资源的重要信息渠道。现代档案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我们需在档案的文本组合形式、信息化、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
阐述了和谐社会大学图书馆为特殊教育学生服务的意义,探讨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方式方法,并对今后此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和谐社会;特殊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等方面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和文化和谐的辩证统一过程,促进三种和谐也是将其作为“三位一体”的目标。...
通过对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内涵及特点的阐述,分析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提出实现专业虚拟社区的个人知识管理必备条件。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取得竞争优势,以此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虚拟社区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的获取、共享、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平台和环境,它弥补了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重资源管理而轻交...
文章从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影响及原因分析入手,探寻有效控制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措施,以期更好地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人才管理;员工流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财力、物力有限,不可能与大企业比资金、比实力。因而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人才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
针对阋读享乐化对传统阅读和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大学生阅读的学习型数据库的设想。 关键词:阅读享乐化;高校图书馆;阅读习惯 1阅读享乐化对传统阅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观念渗透到巾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也开始受到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传统的精英式大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后,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义心理意识,大学生的阅读越来越多地呈现...
对于以项目为基本运作单位的IT服务公司来说,主要目标是让每个项目都能使客户满意和公司获利。成熟有效的项目管理无疑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管理的水平已经是公认的IT服务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要涉及到相当多的领域,在这里,只着重分析时间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 关于软件管理,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软件项目复杂而又难于管理应该是公认的。 为此,早在1968年秋季...
以洛阳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设计为例,对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设计进行探索,提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毫无疑问建筑是理性的,它需要贯穿建筑师的理性思维,同时,建筑又决不仅仅局限于理性思维,它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将人的情感去关注非情感化的理性创作,从而将人的感情转移到建筑上。因此,追求情理兼容的建筑作品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理当追寻的目标。合理定位是设计过程的起点...
影响因子:14.284
影响因子:1.860
影响因子:4.380
影响因子:3.060
影响因子:5.605
影响因子:0.720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