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与技术发展
中国正走向繁荣,尽管2003年第二季度的非典对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的暂时性影响,但该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达到了9.1%。中国在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变化程度非常惊人,尤其在电子制造行业方面。中国已经在2001年成为全球电子公司生产和安装生产活动的新选择地。在经历了投资繁荣之后,2002年中国的电子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出口增长了54% 2003年又翻了一番,达到400亿美元。电子元器件、电信设备、视听设备的出口在2001-2003年的两年间翻了一番,这三者的出口之和超过了350亿美元。这说明全球电子装配业的重心正转移到中国。因此,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引人注目的技术发展对美国提出了挑战,与任何通过市场所引发的经济关系一样,这种关系既具有竞争对手的成份,也具有合作的成份,只看到这种关系中的一方面是错误的。
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之间的三角关系
在高科技产业方面,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之间存在着一种贸易三角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首先,台湾高科技产业是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的一个重要中介。台湾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仅次于香港,处于第二位,比美国或日本高得多。前几年台湾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主要是轻工业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品,如鞋类、服装和体育用品,但是目前台湾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与电子有关的产业。
其次,台湾公司和中国大陆公司都与美国公司达成了一个长期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给所有各方都带来了巨大利益。美国公司的这种伙伴关系原先集中在台湾地区和新加坡,但现在越来越集中在中国大陆,这种变化对美国最近十年来的巨大技术活力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这种三角关系模式对中国大陆的推进作用并不大。由于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生产商进入到市场的较上游产品,从事更复杂的元件制造业,因此他们越来越将劳动密集型的最终装配阶段的生产活动转移至中国大陆,而在与美国公司的伙伴关系方面,台湾和新加坡生产商本身起主要作用。这种模式带来以下三个重要结果:一、中国并没拥有很多高科技产品,中国大部分的“高科技”出口实际上只是装配产品,以及从亚洲其他地区引入的一些高科技元器件;二、贸易呈现出一种三角模式,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元器件和附件,然后出口成品,其中主要是向美国出口;三、中国建立了整个“加工贸易”系统,只要中国能够迅速进行装配和再出口,进口产品就能够轻松地,并且以免税方式进入国内。
更复杂的三角关系
在最近几年里,中国的出口体系不再像以前那样与国内市场完全隔绝,中国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伴随着经济互动的转型,这些重大变化表明,传统的关系模式不会再如此简单,其复杂化正迅速升级,但基本框架还是一样。
在高科技产业的初始阶段,生产链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这在技术上太复杂,以至于中国不能进行复制,当时中国所参与的唯一活动是全球生产链中技术不太复杂的部分。如今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评价中国所参与的这些高科技产业的生产活动。整体上看中国现在并不只是处于最终装配阶段,例如,中国已经开始制造集成电路板,其技术水平也正赶上世界的前沿。
随着中国在价值链上迈入更复杂的生产活动,其产量与出口也在迅猛增加。虽然旧模式的根本结构没有变化,但是中国的生产网络已经历了迅猛地持续升级,其劳动分工越来越复杂。这使曾经稀有的某些技能逐渐扩散时,中国得以迅速抓住这一机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受益者。例如,正是由于制造复杂集成电路能力的扩散,使中国和东亚其它国家、地区一起增加了占全球产量的份额。与此同时,集成电路制造的整个价值链的复杂性(包括设计、制造、投入最终使用)也持续提高。这一系列变化会推翻还是扩大美国公司、台湾公司和中国大陆公司之间的三角关系?答案是这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仍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由于专业化的全球模块设计服务商主要是美国公司,因此美国公司依然处于领导汹.,中国大陆公司、台湾公司则仍努力融入这个全球系统之中。
美国公司在全球设计方面的主导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高科技的全球设计与制造领域方面,美国公司管理着生产网络,仍然起关键作用。这对美国非常有利,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美国公司控制着设计、供应和营稍渠道,他们在中国生产商品,在美国梢售,并从中获得了大部分利润。例如,美国希捷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硬盘生产商,2002年它设在无锡的工厂出口了价值达12.2亿美元的硬盘驱动器,其出口对象主要是美国。但是,该工厂于同年也进口了价值达12.7亿美元的元器件,可见在中国的增值只占美国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小部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粗略的计算表明超过商品价值的50%,或者作为设计、研发、营销的工资,或者作为利润,归到美国人头上,另外30-40%则归到了生产元器件(以便在中国进行装配)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劳动头上。
美国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费用大大下降。例如,美国学生和学校现在能以500美元的价格购买一台质量良好的桌上型戴尔电脑,这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戴尔将以前在台湾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大陆的结果。
美国公司和中国工厂之间的伙伴关系使美国的研发和公司战略得以成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美国提高了经济实力,也提高了技术。这个事实当然主要归于美国的国内因素,但是美国和大中华区生产商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中国进行生产使得美国制造商的成本变低,导致美国的战略、产品及标淮获得竞争性的成功。另一方面,使美国获得成功的网络正变得更加复杂,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这也有助于美国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文章在提出区域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实施产业集群品牌、知识联盟和大力推进区域创新。 1 区域核心竞争力概述 1.1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对于区域竞争力而言,国内外学者都没有统一的定义,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将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较其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则定义为一国能获得经济(...
在分析阐述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国内外应用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和经济对策,依据萍乡市煤炭资源形势,基于萍乡市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提出了萍乡市煤炭行业为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1前言 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和资源循环经济。其主要特点是:[1]①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渊源及其基本内涵,以优化辽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当前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从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健全法律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
由于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出现的时问比较短,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若干建议:完善审计委员会的相关法律制度、处理好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关系、改进独立董事的形成机制,以期为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审计委员会制度法律制度独立董事 从2002年开始,我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手段—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地改善了公司治...
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和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竞争机制有效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实践中却存在滥用知识产权行为。为此,应使反垄断法的原则在适用于一般财产权的同时,也适用于知识产权领域。 知识产权制度和反垄断法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上是一致的,但作为私权利的知识产权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的反垄断法之间却存在一定的冲突,因为知识产权的滥用,会阻碍公平竞争。对此,在反垄断法中有必要增加对知识产权...
本文基于中外企业研究的现状,从并购理论出发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介绍了现金流量法在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一、并购中目标企业估价方法分析企业并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才能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有效评估并得到合理的评估结果。实践的发展对企业价值评估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对这种潜在的机会价值进行合理...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都是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竞争情报知识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步成为主流经济,市场竞争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企业为了提高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及时洞察国内外宏观趋势和发展动态,规避政策...
文中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采用Del—phi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论文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影响因素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为了支持物流服务价值链中各组织间协调和协作的公共需求,而建立的从IT基础设施到通用的IT应用服务的一系列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和应用的集合。新加坡、韩国等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证明:...
军队物资采购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果办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闸释了军队物资采购信息安全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并就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网点策略,最后介绍了信息安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军队物资采购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当前采办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信息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到军队物资采购系统为军队用户提供服务和对各类供应商等采购实体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关键时刻,个别重大的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或瘫痪,往...
区域创新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主要体现为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研究表明,江苏省企业家创新能力、R&D能力、风险投资能力等的文化层既有与器物层相匹配的地方,也有不相匹配的地方,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的任何不良表现都可以从文化层找到相应的基因。区域创新能力制度层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调整区域创新主体在器物层的创新行为,使其反作用于文化层,逐渐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与器物层的匹配。 0引言区域...
影响因子:4.600
影响因子:2.313
影响因子:6.740
影响因子:6.84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2.984
影响因子:13.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