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项目,目前常用的并购价值评价方法(如NPV法)无法完整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基于此,本文引入实物期权的概念,分析了企业并购的期权特性,通过建立模型来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得到一种完整计算目标企业价值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NPv法 实物期权 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并购可以促成有限资源的更为合理的流动,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实际意义上讲,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快速业务扩张,或尽快进入某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实际上企业并购的动力就在于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快速整合资源,分散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以及进入新的领域,以期在未来得到更高的市场地位或更高收益的能力。
一、NPV法及其应用缺陷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指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或资产)做出的价值判断,通过一定的方法评估标的企业总体价值,以此作为购并交易活动的价格基础。NPV法是企业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几乎适用于所有具有能产生回报的企业。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的:将未来经济效益用反映相对风险的回报率折现,就可以计算出价值。但NPV法是存在缺陷的:一是企业并购投资决策的不可延缓性,即企业并购决策不能延迟而且只能选择马上并购或永不并购,同时项目在未来不会作任何调整;二是认为项目投资后产生的现金流是确定的,未考虑未来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现金流的影响;三是认为管理者的行为也是单一的,没考虑管理者的经营灵活性。
二、实物期权的含义及特征
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是一个合约,它赋予合约者在某一时期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的权利。而实物期权,是以期权概念定义的现实选择权,是指公司进行长期资本投资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决策时尚不确定的因素改变行为的权利,是与金融期权相对的概念,属于广义的期权范畴。期权具有三个特点:着眼于未来的高收益,投资者购买期权是为了能在未来对应资产价格发生有利变化时行使期权获利,有利变化的幅度越大,获利越多;损失有限,期权的购买者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对应资产的价格在未来发生有利的变化则行使期权,对应资产的价格在未来发生不利的变化则放弃执行,投资者损失有限:不确定性,投资者购买期权能否获利由于环境的变化事先难以确定,但获利的概率可以通过对应资产价格的历史变动中分析得出。
三、企业并购的期权特性
并购具有以下特征:并购收益的不确定性。并购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协同效应的大小、市场前景的好坏等都会对并购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收益的不确定性越大。用收益的期望值替代收益产生的误差就越大:并购的可延迟性。并购的机会不一定马上消失,并购方拥有购买被并购方的机会时,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保留这一机会,等到市场相对明朗之后再作决策,降低并购风险;并购过程中的可转变性。在并购中,可以采用债转股、分期购买、分期报价、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灵活地进行并购,并购方可以在被并购方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中止并购,减少损失。并购的这些性质说明并购具有类似于期权的性质。并购机会的发生相当于买方期权,并购发生相当于执行期权。传统用于并购价值评估的方法(如NPV法),忽视了并购方拥有的并购中隐含的期权价值,从而进一步低估了并购的价值,进而可能错过了有利的并购机会。
四、企业并购中实物期权价值的确定
在并购决策中,应用实物期权理论,目标企业价值应视为是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净现值与一个期权价值之和,即:目标企业价值=NPV+期权价值此时的判断准则为:目标企业价值>0,项目可行,但不一定马上并购。在公司并购决策中,投资的机会往往取决于项目的未来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虽存在风险,但风险也伴随着机会。风险越大,期权就越有价值。因为如果项目顺向发展,行使期权,进行并购,就会增加公司盈利的可能性;如果项目逆向发展,期权不会被行使,限制了公司的亏损。
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式种类较多,主要估值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考克斯、罗斯、罗宾斯坦等1979年提出的二叉树定价模型;二是费雪·布莱克和梅隆·舒尔斯创立的布莱克一舒尔斯模型。其中二又树模型是一个重要的概率模型定价理论,它同B—S模型在很多方面相似,运用这两个模型对期权定价的结果基本上一致。从逻辑原理来看,二又树定价模型可以说是B—S模型的逻辑基础,虽然B—S模型是被较早提出。但B—S模型过于抽象,且其中包括Pindyck所提出的项目未来受益的不确定性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假设,导致模型复杂求解困难,成为实物期权推广中的最大障碍。而二叉树定价模型直观易懂,其优点有:适用范围广;应用方便,仍保留NPV法分析的外观形式;易于理解,易列出不确定性和或有决策的各种结果。为提高模型的可操作性,假设不同阶段收益服从二叉树过程且相互独立。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二叉树定价模型。
二叉树定价模型估值有一个假设:风险中性假设。风险中性假设假定管理者对不确定性保持风险中性的态度,其核心环节是构造出风险中性概率。期权定价属于无套利均衡分析。因此比较适合于风险中性假设。
风险中性假设的核心环节是构造出风险中性概率P和(1一P),设V0为被并购企业的当前的现金流入价值,v+是并购后成功经营的期望现金流入价值,v_是并购后失败经营的期望现金流入价值,c是并购的期权价值,c+是并购成功时的期权价值,c_是并购失败时的期权价值,r表示无风险利率。然后由公式c=[pc+(1一p)c_]/(1+r)得出期权的当前价值。其中风险中性概率为:P=[(1+r)v0-v]/(V+-V_)和(1-p),显然P和(1一p)并不是真实的概率。由于期权定价属于无套利均衡分析。参与者的风险偏好不影响定价结果,所以可用风险中性概率替代真实概率。
五、扩张期权的实例分析
某公司拟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准备兼并某一企业,预计需要投入1=300万元的并购成本,并购后每年可以产生税后现金流量100万元,项目可以再持续经营4年,经市场部门调研,该项目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未来的市场竞争状况,估计产品未来现金流量波动率为45%。根据项目的风险性质,公司期望投资回报率为15%,4年期国债利率为5%。问公司是否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先计算该项目的NPV值=一300+10(P/A,15%,4)=一15.5万元<0,根据传统判断规则,该项目不可行。
下面计算该公司并购所产生的期权价值:
根据风险中性假设分析方法。模型中的几个份量的价值如下:r=5%
上述结果表明。在运用传统判断方法NPV<0的情况下,考虑企业持有的优先选择权价值,由于目标企业价值大于0,所以该项目值得投资。又因为马上并购的价值一15.5万元。因此该公司应持有该项期权,即推迟进行并购。
中国加入WTO后,行政机关必须接受被司法审查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适时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了明确的要求作为具有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中国证监会必须在日常的监管和执法工作中贯穿行政证据规定的要求,建立案卷的意识,建立留痕的意,让整个行政过程都用文字以及其他可以再现的合法方式固定下来,保证可以经得起时间和法律的检验,以便适应新时期证券监管工作的需要。 ...
在企业并购和产权交易中,被并购企业在并购中过程中具有四个层次的价值,即:净资产价值、内在价值(持续经营价值)、并购后协同作用时的价值和战略价值。.本文就这四种价值的计算方法和有关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战略性重组产权交易 一、净资产价值 净资产价值是企业的基础价值,反映的是扣除债权人权益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并购价格通常不能低于净资产价值所代表的价格水平。该价值评估的第一种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财务信自、的质量由于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经济利益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再加.上国家立法开始加重对信息质量的鉴定师—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投资者、债权人因利用财务信自、遭受损失而起诉注册会计师的案例急剧增加:以至有学者称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迎来了“诉讼风暴”(李若山、何红1999)这种无节制的诉讼不仅耗费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精力和财...
证券市场上的“造系运动”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从分析“造系运动”主要表现人手,指出民营企业融资难,对上市公司证券监管不利是导致“造系运动”的原因,而忽视企业财务内险管理,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和关联企业的提保及重复但保是导致“造系运动”失败的原因。因此,应加...
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的核心内容和动因的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并购的建议。 1企业并购的基本内容 1.1什么是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就是企业兼并或购买的统称。并购企业是实现自身扩张和增长一种形式,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有价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等方式。 1.2企业并购的目的分析 (1)企业并购的基本类型...
近年来,不少国家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愈演愈烈,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及其效率受到质疑。证券市场是特殊的资本市场,其特征内生了该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监管。加强监管应是题中之义。然而管制俘获理论揭示,如果不规范监管者的行为,监管对证券业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从英、美国家的证券监管历程来看,当前,证券监管的规范化工作比加强监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许更为重要。 英、美两国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经历了一个从自由放任到...
提高营销者的文化品味,打好文化牌,是营销者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需求在高水平上得到满足的重要标志。 一、文化牌的重要性 文化科学虽有,,,多年的历史,但是关于文化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年克鲁伯$&’()*、。-*。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中统计,./,(,#$,年的.,年中出现的文化定义有,01种,这些定义包含的内...
在现阶段,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建立国有资产“退出”与“进入”机制入手,分析了建立国有资产’‘退出”与“进入”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的必然要求L完菩该机制必硕依据我国的羞本国情,并提出国有资产管理应以公共财政为理论墓础,进而阐明国有资产“...
目前我国科研活动的主体大致可分为5个层次,即个体层次、团队层次、机构层次、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它们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次出现的,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其中个体层次是其它层次的基础;团队层次和国家层次是关键层次,因此应加强团队层次和国家层次的建设。层次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层次性系统,都是从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据组成要素、运作机制、功能效果等的不同,我国当前科研系统内科研...
通过对各类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概括,阐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内涵;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质及可行措施,强调图书馆加强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KM,nKowledgeManagement)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被提了出来。对于图书馆而言,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管理。有关知识的定义与...
影响因子:2.646
影响因子:1.180
影响因子:1.020
影响因子:1.902
影响因子:0.260
影响因子:0.740
影响因子:1.060
影响因子: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