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针对营业财产含义的界定、性质与特征、构成、转让以及我国营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实践展开阐述,浅析了营业财产法律制度中的相关问题,以期完善我国公司、企业立法中的营业财产法律制度
一、营业财产含义的界定
关于营业一词,最初用于大陆法系国家制定的商法典中,我国因为没有制定商法典,就没有明确规定营业制度。在商法理论界,有学者认为,护营业“一词有两个含义:一为主观意义,指营业活动,即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连续的、有计划的、同种类的活动(行为);一为客观意义,指营业财产,即供进行营业活动之用的有组织的一切财产以及在营业活动 中形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事实关系的总体。这主要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认识营业。营业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是以有组织的营业财产为基 础的,而营业组织也由于营业活动而不断达到更高的程度可见主观 意义上的营业和客观意义上的营业是相互紧密联系的。
在我国没有制定商法典的背景下,营业与营业财产的概念使用难免发生混乱,其实从国内学者对营业含义的界定来看,客观意义上的营业就是指我们所说的营业财产。营业就其概念而言主要是指能够实现营利目的的各项财产以及事实关系的集合体。这样我们应当把营业财产和主观意义上的营业区分开来,让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存在。
二、营业财产的性质与特征
从性质上来说,营业财产具有集合性而成为独立的客体,营业财产由无形要素和有形要素构成,其中每一种要素又包含多种构成要素。 作为商法特有的一个概念来说,营业财产具有白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营业财产具有有机整体性。即”为了一定的营业日的而有机组织起来的、具有生产活力的财产的总和在物的财产上加营业活动必不可少的事实关系”,展现出”实际上比构成营业的财产的总和有更大的价值”这也就体现了营业财产不同与传统民法财产的有机整体性。
第二,营业财产具有可变性。营业财产的范围时常处于变化之中,公司或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可以增加或减少这些营业财产,但这种增加或减少并不影响营业资产的独立性。
第三,营业财产具有权属的可控制性。无论这种资源的表现形式如何,无论是否最后能载入资产负债表,无论是否是有形财产,凡企业可控制的资源,都可纳入营业财产。
第四,营业财产具有权属的可转让性。营业资产在整体卜,属于企业可控制的经济资源,具有财产权利的属性范畴。依照财产权利自由处分原则,营业财产权利人有权处置该财产口
三、营业财产的构成
由于我国没有明确规定营业财产制度,对于怎样界定营业财产的构成,学术界没有形成定论。谢怀拭先生的观点认为营业财产包括积极财产(资产)与消极财产(负债),如各种不动产、动产、无形财产、债权等,另外还包括专有技术(1l1loW一How)、信誉、顾客关系、销售渠道、地理位置、创业年代等在内的所谓”事实关系”这种观点成为国内的主流观点。借鉴主流观点,笔者认为营业财产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即积极构成、消极构成、在营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事实关系和人力资本。积极构成是指营业财产必须具备的构成要素,消极构成是指不得具备的构成要素。其中,积极构成要素分为有形构成和无形构成。有形构成是指那些能被人看的见摸得着的要素,主要包括:1.公司、企业的一些机器、设备、器材和原材料等。2‘公司、企业生产制造的待销售的产品。3.公司、企业的建筑物,如土地使用权和作为其经营场所的建筑物的所有权。无形构成包括:1公司、企业的名称。2公司、企业的工业产权3.公司、企业对其营业场所的租赁权。4公司企业的顾客名单权。
营业财产的消极构成主要是指公司、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负债。
对于公司、企业的人力资本是否也是属于营业财产在理论界也是有争议的。现在好多学者通过对人力资本进行经济学、法学的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是符合出资适格性条件的,是完全可能成为股东的出资形式的。笔者认为既然人力资本可以作为公司、企业的一种出资形式,那么它当然也是营业财产的构成部分。
四、营业财产的转让
从概念上来说,营业财产转让主要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将用于公司、企业营业的全部财产或部分重要财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转让的活动。在转让的整体财产中,不仅含有公司、企业的一些机器、设备、器材、原材料和公司、企业生产制造的待销售的产品等动产,公司、企业的建筑物等不动产,还包括公司、企业的名称、工业产权、营业场所的租赁权、顾客名单权等无形财产。当然还包括公司、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负债。对于那些构成营业财产的事实关系如商业信誉、顾客关系、地理位置、销售渠道等内化于企业又无法用货币直接估量的财产因为和营业财产是一个整体也应当是转让的标的.作为具有人身属性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来说是不能单独转让的,但是其可以通过公司、企业之间劳动合同的转让而一并转让。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本和其他构成营业财产的要素结合在一体,作为一个整体转让,这也体现了营业财产转让的特殊性。
从性质上讲营业财产转让属于买卖行为,但不同于单个财产的转让。营业财产转让的客体则是一个由多方主体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组成的正在运行的整体,它的转让涉及到公司、企业的方方面面,与单个财产转让不同的是营业财产转让受让公司、企业后即可以直接营业。
五、我国营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我国没有明确规定营业财产制度,在公司企业法中也没有营业和营业财产的相关规定,只有在商法总论里面涉及到商行为的有关规定时才能看到有关营业的规定。但事实上其他法律却已经实际采用了营业和营业财产的概念。我国工商管理法规及税法明确规定了营业的概念。在行政管理方面,广泛使用营业场所、营业性演出、营业网点和营业期限等相关概念。针对国有资产转让遇到的实践问题,国务院以及原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还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对于营业财产的转让而言,我国没有统一完善的法律对其进行规制,但实践中已经出现了营业财产的转让,一些规章没有使用“营业”这个概念,使用的是”企业产权,,,但其规定的范围与单个财产迥异,而与国外的”营业”却非常接近,譬如企业国有产权,部门规章对于企业产权转让的规制也类似国外对营业财产转让的规制。目前相对于其他一些公司、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即国有企业营业财产转让的规范比较集中。当然在商业实践中参考营业财产制度实施企业和公司并购的事件也层出不穷,营业财产转让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商业现象。例如,企业并购中的资产收购(Assets acquisition)便是营业转让的重要形式。
由此可见,我国既有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渐丰富着营业财产制度,商业实践也是朝向承认营业财产的方向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国内学者对营业财产及其构成和转让等制度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在实践中也出几现了一些巫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营业财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公司、企业立法方面的重要内容。
许多企业在实施并购后,虽然认识到了并购整合能提升企业价值和发挥财务效应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好财务整合的战术,往往使并购事与愿违,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提出了并购整合要讲究一个中心,四项原则和三个到位的战术。 [论文关键词]并购财务整合 战术 随着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热潮的涌起并购后的财务整合也成了我国经济中的热门话题但是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效果总是事与愿违。有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一的被并购企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显然是迎接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必备条件。文章就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实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2003年5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即Basel1第三稿)。新协议不仅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信息披露)等三大支柱取代了旧协议的单一资本充足率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政策的演变,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并对政策提出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与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农村政策是息息...
价格竞争是企业最常见、最直接,也是层次最低的竞争行为。在愈演愈烈的价格对抗过程中,尽管从整体层面上可以使企业优胜劣汰,促进部分企业进行各种创新,从而维持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从企业微观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竞争行为终究会造成效率递减。业界最希望价格战能起到“换血排毒效应”。即对企业而言是“排毒”,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堵塞跑冒滴漏,扩大生产规模,...
任何一种职业,其应承担的责任与其社会地位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注册会计师这个被称为“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的职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所负的法律责任也在不断增长。 所谓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审计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第三人造成损害,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而应承担...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独有功效,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主体。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的明确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各地探索越发展开。此时,如何真正落实国家政策精神,有效解决其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法律问题,不断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制保障,亟待理论研究深入展开。一、农村集体...
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实际情况.主要论证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过程中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学基础,并作出了合理的实证分析。 一、概述 信息披露制度源于英国公司法,后为美国1933年《证券法》所接受。目前已成为国际证券管理法律的基本立法原则。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在我国证券法律规范中无处不在并贯穿始终.成为证券市场有效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也成为证券监管制度的基石。0为了防止投资人受到欺骗.法律规定在发行证券...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一、产权研究 研究产权制度更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一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安排如何构成这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制度,即基本的经济制度。国家与个人、市场与企业,其产权安排如何,是以私有产权为主还是以公共产权为主,产权关系是清晰还是模糊,产权界定成本,产权受到法律保障程度,政府与产权的关系如何,产权制度更替的方式又怎么样。...
从电子政务安全范畴的界定入手,从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方面阐述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安全问题给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CC权威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与2007...
工程招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业分析,招标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国际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实施。实践证明,招标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包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取得理想经济效益的最佳办法。但是,由于建筑市场发育尚不规范,管理体制的束缚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
影响因子:4.984
影响因子:3.840
影响因子:1.072
影响因子:4.912
影响因子:3.672
影响因子:0.18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