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基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从区域创新系统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实践、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对国内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川。全面、科学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对于各地区明确自身的优劣势,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提出来后,如何评价区域创新系统一直是学术界十分活跃的重要研究问题。国内外学者也就此进行了深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1国外对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的研究
1. 1对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的研究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最早是由Cooke于1992年正式提出来的,他将区域创新系统定义为:企业及其他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地从事交互学习的地方sheim和Isaksen则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区域主导产业集群和区域制度基础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与Asheim和Isaksen持类似观点的有Todtling和Kaufmann (1999,2002),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五类要素构成,包括区域中的主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所形成的网络、作为知识提供者的研发机构和大学、培训机构、金融机构和相关的服务机构。Bues。等人(2006 )则认为企业、公共管理部门、创新支持基础设施、区域和国家的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要素。
1. 2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对创新能力研究的深人,国外有关研究机构和陆续推出了许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以美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指数、OECD的“科学、技术和产业计分表”、欧盟的创新记分牌为人们所广泛关注和引用。本文将这些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如表1所示。
根据投人产出过程划分,国外创新测度评价指标一般有创新投人和创新产出指标,如R8D经费、R&D人员、专利、论文等,也有些其他类型的指标,如普通的新想法、发明的利用、生产中的其他创新活动、技术发展、生产力增强和经济增长等。
此外,也有学者如Nizar Becheikh, Rejean Landry和NabilAmara等,则根据相关程度将创新评价指标分为两类,间接指标:R&D、专利数据;直接指标:①创新计算,包含来自各种渠道的创新数据,如新产品新过程的发布,专业期刊,数据库等;②基于企业的调查,由企业提供的调查组成。
1. 3区域创新系统评价实践研究
欧盟自2000年来,每年都根据欧盟创新记分牌对欧盟25个成员国以及美国和日本进行创新能力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一般将欧盟成员国分为四类:领先国家、中间国家、追赶国家、落后国家。在学术界,国外不同学者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了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Riba Vilanova和Leydes-dorff (2001)利用其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性评价模型对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评价,并得出该区域创新体系还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体系的结论。Cooke (2002)基于美国波士顿地区和英国剑桥地区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认为两个地区的生物科技产业都有很强的支持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科技基础,企业和创新支持基础设施之间的联系网络共同构成了区域的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从而强化了两个地区的创新能力Rond和Hussler (2005)通过建立知识生产方程对法国的94个区域进行了对比评价,并认为企业的地理临近对于知识溢出和知识流动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法国创新系统的区域特征要比部门特征更加强烈。Asheim和Coenen(2005)对来自瑞典、丹麦和挪威的5个北欧地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后,认为不同的产业可以具有综合型的知识基础或者解析型的知识纂础,区域创新政策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促进企业与相关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交互式学习。
2国内对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的研究
2. 1对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的研兄
国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比国外晚,似发展很快胡志坚和苏靖将区域创新系统定义为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是由参与技术开发和扩11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扫L构)组成,有中问组织介人和适当参与的相互作的创新网络系统。黄色成(2000)则人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索(创新必需的物质条件)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任胜钢(2006)等学者的观点与黄鲁成类似,在定义区域创新系统中也强调制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性。
2. 2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当属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所采用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创新环境、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的经济效益五个方面,共有174个具体指标。《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科学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则山基础创新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和品牌综合创新能力三个方而构成国内的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区域创新系统内涵,构建了不同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此外,国内的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区域创新系统内涵,构建了不同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刘风朝等按照区域创新能力内涵划分的评价指标,包括了资源创新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品牌能力五个方面。朱海就把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分为三部分: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并将它们作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官建成等认为区域创新活动可以分为技术产出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以及二者的综合阶段,并相应地将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指标分为投人指标和产出指标丁。
2. 3区域创新系统评价实践研究
自2001年开始,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梅年都会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该报告以中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为评价对象,通过将创新能力进行量化,对各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范柏乃在《城市技术创新透视—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一书中对中国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此外,官建成等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特点,对各系统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按照有效性位将我国各地区分为几个不同梯度刘风朝通过构建一套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我国的八大经济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邵云飞等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沦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3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指标检验方法及评价方法研究
对于指标的检验,一般的方法是:先运用定性方法预选指标,然后运用鉴别力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定最方法进行定量判断,删除高度相关和鉴别力不强的指标,报终建立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_对于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方法,当前国际丘较为流行的评价方式是光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或者。足归一化的处理,然后川加权求和的方法最后可勿评价指标的效川总依权币系数的确定方法一般有主观判断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统计评法等_此外,还有较多的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方法,主要有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多层次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灰色聚类分析方法、模型的、方法、人.神经网络法,等等。
4总结评述
通过对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进行较全而的回顾,我们可知,当前学术界关于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的研究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尚未形成一个规范、完善的理沦体系。通过将困内外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内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的一此不足及改进方向。
在指标选取方面,川内从本上模仿或照搬国外的指标,这虽然能使指标体系具有国际可比性,似由于国外指标体系是外国针一对其自身国情所设计出来的,所以并不能保证它同样适合中国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指标不但不能测度和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甚至还会起到错误导向的作用。此外,国内的评价指标基本_卜都是客观指标,这虽然能保证数据的易得性和指标体系的客观性,但也有其弊端。一般而言,人的创新意识会通过影响人的创新行为来影响创新绩效,但是很多影响创新意识的因素如价位观、想法、灵感等都是隐藏在人的大脑里,并不能通过客观指标来测度。所以,国内研究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之一应该是借鉴和吸收国外指标的同时,积极开发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测度指标,其中包括一些能测度人的创新意识的主观指标。
在区域创新系统评价实践研究方面,国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主要是先分别对创新系统中的各要素进行评价,然后再组合而成,得出最后评价结果。然而,区域创新系统不仅仅是包括各个区域创新组成要素,还包括了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这种忽视对区域创新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价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其实用价值非常有限。此外,国内区域创新系统评价实践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省市层面,在产业集群层面的实践研究很少。因此,乖视创新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评价,从产业集群层面研究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是国内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之一。
企业内部控制对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内部控制程序、增强内部控制手段,将信息技术有效地集成到业务和信息处理进程,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判断内部控制措施,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将使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如果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处理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隐患。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 一、会计信息化概念及内部控制的概念1.会计信息化一般是指会计工作信...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全面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安全问题是保障企业利益、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和信息安全技术。 论文关键词:馆息安全技术;威胁;网络安全 引言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全面发展,信息的应用与共享日益广泛和深人,各种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的基础设施,支撑着整个企业的运行。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人们在运用互联网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
企业并购具有多方面的效应,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分散企业经营风险,还能通过并购达到一定的规模,增加企业市场占有率。并购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过程,但初始动机总是与节约财务费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联系在一起的,其直接动因就是财务协同效应。并购犹如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产生的财务效应也分为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 论文关键词:并购;财务效应;分析 企业并购是企业...
探讨了物流企业并购的本质内涵与ASC,.义,论述了物流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为财务整合,深入分析了物流企业并购中存在的4大财务整合问题。据此,提出了提升物流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水平的系列策略。1物流企业并购的本质内涵与战略意义 物流企业并购,就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物流企业为了迅速扩大市场空间,通过一定渠道和支付手段,依法取得其他企业全部或部分所有权,从而接管该企业的一种投资活动。在我国,由于上市公...
我国的商事法律制度显得分散、混乱,缺少一个起统领作用的灵魂和核心,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制定《商法通则》来予以完善。我国商事法律制度是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商事法和民法一起构成调整商品经济的基本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我国的商事立法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进入了建立现代商事法律制度的新时期。此后我国与市场...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达到“节税”目的的一种活动。其中心内容是在正确理解国家税收思想、立法原则以及税收管理、税收征收、税收稽查的前提下,设计一种尽量减少企业税负的方案。本文对企业几种特殊销售行为的纳税筹划作些分析。 一、兼营行为与混合销售行为的合理安排按照税法规定,在兼营与混合销...
证券投资分析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但是在此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还存在缺乏教学实践环节,缺乏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相适应的教材,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等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开设证券投资分析课的教学现状做了深入的剖析,并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一些策略和设想。关键词:高职教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我国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行为扩大企业规模、重置资产,以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结合案例介绍了当前比较常见的几种并购动机,并对这几种并购动机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最后简单阐述了这几种并购动机之间的逻辑关系。 论文关键词:并购动机;并购理论 一、常见并购动机简介 (一)扩大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型并购动机,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为目...
改善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从结构着手。该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安全系统结构的现状和对安全系统结构进行了标准化的分析,它描述了在满足安全需求方面各安全元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企业信息安全系统结构的模型,为指导企业安全标准系统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结构的扩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信息系统安全系统结构的重要性开始引起发达国家关注。如,美国国家安全局(NAS)2...
知识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需要加强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它的核心能力来源于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要实施全面的知识管理战略,建立学习型组织和高效的企业文化,努力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保持竟争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渐步人知识经济时代,为知识开发、积累、创新和应用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外展空间和机遇。一大批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
影响因子:0.6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870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644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7.422
影响因子:0.500